健康養身★低頭族看過來 視力模糊怎麼辦?

低頭族看過來 視力模糊怎麼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已離不開3C產品,公車、捷運、火車上,到處可見到低頭族,甚至連大馬路上,也見到低頭族;而長期使用手機、電腦的結果,眼睛就首先受到傷害,不只是視力容易模糊,視力下降,甚至會導致黃斑部病變及白內障提早上身。所以,中醫師建議,平常除了要注意用眼時間外,也應多攝取含葉黃素護眼食物,以及喝些含中藥明目茶,趁早保護眼睛!

經常低頭滑手機,會對視力造成哪些傷害?中醫師陳峙嘉表示,滑手機時過於專注,眨眼次數會變少,或空調導致室內過於乾燥,淚腺分泌淚液就會不足,眼球的潤滑度不夠,眼睛容易出現紅腫、乾癢,甚至感染發炎等現象;再加上生活在都市叢林中,缺少凝視遠方、看綠色植物的機會,現代人就很容易感覺眼睛疲勞、乾澀,並易使近視加深,眼睛甚至會提早老化。

傳統中醫認為,眼睛跟肝、腎最有關聯,《素問‧金匱真言論》:「開竅於目,藏精於肝。」《靈樞‧脈度篇》又指出:「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陳峙嘉醫師解釋,肝屬木藏血,腎屬水藏精,精血互化,一旦腎精不足,肝血就會得不到補充,眼睛也就得不到滋養;因此,許多眼睛方面疾病,中醫會從肝、腎兩方面來調理。

所以,陳峙嘉醫師建議,平常可輕鬆地上下左右轉動眼球,讓眼部肌肉更放鬆,也可將兩手掌搓熱,輕輕放到眼睛上,藉由熱敷讓眼部循環變好,或是按摩眼睛周圍的穴道,如睛明、攢竹或是瞳子等穴位,有助於預防眼疾;此外,應避免盯著螢幕看超過30分鐘,每30分鐘應休息10分鐘,閉眼或看遠處,讓睫狀肌放鬆休息,且應注意光源充足,與螢幕保持至少30公分的距離,避免在搖晃的車子裡使用手機或電腦,以免睫狀肌對焦困難、過度緊繃。

另外,每天補充含葉黃素食物如深綠色蔬菜、玉米、南瓜、胡蘿蔔等,增加眼睛抗氧化能力,也是護眼良方;陳峙嘉醫師指出,平常也可飲用顧眼睛的中藥明目茶,除了枸杞外,榖精草、浮小麥、黃耆、洋甘菊等,都有益眼睛健康。

陳峙嘉解釋,中藥裡的穀精草性平味甘,能明目退翳、疏散風熱,常用來治療視力模糊、眼睛紅腫等症狀;枸杞性平味甘,有補肝腎、明目作用,可治療肝腎不足、視力減退等症狀,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枸杞含有豐富維生素C及胡蘿蔔素,對於皮膚、眼睛都很有幫助;洋甘菊性微寒味辛、甘、苦,有清肝明目,一般用在肝經風熱、目赤腫痛;浮小麥性涼味甘,歸心經,能養陰清熱,可緩解用眼過多的眼睛乾澀、紅腫;黃耆可補氣,氣足了,頭面部、眼睛的循環就會比較好,眼睛疲勞的恢復就會比較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591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本次新冠疫情2級警戒將到下周一(9月6日)結束,是否再延長或放寬,今(3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苗涵蓋率超過60%,才可能考慮降級,但有計畫再放寬管制措施,基層診所在今天加入社區檢測。 陳時中說明,目前沒有疫情警戒大幅改變規劃,但管制措施可能再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影像導引式胸腔鏡手術示範中心」舉行開幕儀式,此中心不僅讓國際醫療大廠西門子公司指名作為西門子醫療全球胸腔手術示範中心,今後除了擔負訓練影像導引式胸腔鏡手術人才的任務之外,也將參與開發新醫療儀器與技術的重責大任。影像導引胸腔鏡 病灶定位更精確長庚醫院胸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北市三峽家庭群聚10名患者,當中5人是高中以下學生,1人是2歲以下幼兒,9月1日開學在即,新北市長侯友宜認為,感染者Ct值30以上不具感染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則說,若停課檢驗更清楚在復課比較好。 目前指揮中心規定,一間學校若發生1人感染,同班級停課14天,如果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近年來,3C產品充斥生活中,不少民眾為保護眼睛改配戴濾藍光眼鏡!到底「藍光」是什麼?它會對眼睛造成什麼影響?真的有必要選購濾藍光產品嗎? 藍光其實無所不在! 過量藍光會引起眼部病變 眼科醫師王孟祺指出,眼睛能感受到光線稱為可見光,介於400到700奈米的波長,而其中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