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低頭族小心! 藍光恐傷眼

低頭族小心! 藍光恐傷眼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現代人十分依賴3C產品,尤其上下班時間,更可見到許多「低頭族」,但醫師提醒,部分3C產品會釋放出藍光,長期暴露下,對眼睛有不利影響。中壢地區醫院眼科醫師洪維廷解釋,人體眼角膜的結構可過濾大量紫外線,但對藍光的過濾性有限,因此,建議勿長時間注視電腦或手機螢幕,不可連續超過1小時,最好每30分鐘休息一次,以保護視力。

洪維廷指出,自然環境中,並非所有光線都是人眼可見,「可見光」指的是波長400〜700nm的一部分光線,其中,波長較短的藍光,因為擁有較強的能量,容易對眼睛造成傷害;而紫外線則屬於不可見光,但同樣因波長較短,所以也易傷眼。然而陽光中同時含有藍光和紫外光,人體的眼角膜雖然可過濾約90%的紫外線,但對藍光的過濾相對有限,因此遮蔽藍光,對眼睛相對重要。

日常生活中,許多產品也會釋放出藍光,尤其是白色的LED燈、電腦和手機螢幕等。洪維廷透露,多數LED的白光,是由波長460到500nm的藍光發光二極體,激發外層包覆的黃磷螢光粉,仍屬於藍光光源。根據台灣大學研究指出,在實驗環境下,暴露在藍光LED下的老鼠,視網膜傷害較一般省電燈泡更加顯著。雖然如此,但民眾不需太過擔心,因為在日常生活正常使用下,藍光光源未必會對視網膜造成重大傷害。

為了視力健康,洪維廷提醒,注視手機、電腦螢幕,最好每30分鐘休息5分鐘,勿連續超過1小時;眼睛與書本、平板電腦的距離,應保持30到40公分;看電視時,距離應至少是對角線的3倍。此外,趴著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對視力的影響最大,應盡量避免。平時可多走出戶外,因為陽光可刺激眼內多巴胺的濃度,達到控制近視目的,遠望則能幫助眼睛放鬆;飲食上可多攝取葉黃素含量高的深綠色、深黃色蔬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65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外食蔬果少又重口味,小心腸胃生病!國內首次公布「台灣腸胃健康地圖」,全台19縣市都陷入腸胃疾病中度警示,其中基隆市、宜蘭縣、南投縣,更是罹患腸胃癌風險最高的地區。 3縣市腸胃癌風險最高 台灣乳酸菌協會針對全台20至45歲,共1172位民眾,進行腸胃疾病、排便頻率、生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懷孕過程中約有1~2%的孕婦會有羊水過多的現象,而大約有30~60%的原因不明。三總與歐洲等跨國團隊研究發現人體MAGED2基因變異是引起孕婦羊水過多合併胎兒產前巴特氏症候群的原因之一。參與研究的三軍總醫院腎臟科楊松昇醫師指出,在普遍高齡懷孕與少子化的時代,此研究發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老年人腎功能太好,不一定較健康!國內最新研究發現,腎絲球過濾率過高,反而增加3成死亡風險,尤其是具有「營養不良發炎症候群」的老年人,成果已刊登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少肌症惡病質和肌肉雜誌》。 營養不良發炎症候群 增死亡風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與台北榮民總醫院,針對台北市6...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北京有個地方,叫菖蒲河公園,在長安街南池子附近。這個公園很精緻,但是靠近長安街這邊有個高高大大的圍牆,外面人很難看到裡面。菖蒲河公園當然會有菖蒲,但這種菖蒲和咱們要說的石菖蒲有點區別。石菖蒲生長於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澗水石空隙中或山溝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