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伏地挺身也能這樣練!三種姿勢,讓你在家練胸不枯燥!

伏地挺身的三種姿勢,讓你在家練胸不枯燥! 出處:17健身網

伏地挺身也能這樣練!三種姿勢,讓你在家練胸不枯燥!

擁有壯碩的胸肌是許多健身朋友的目標,伏地挺身則因可隨時隨地進行、姿勢種類多樣以及成果明顯有效列為居家練胸的首選。除了在次數、組數、上下快慢進行搭配調整之外,介紹你伏地挺身另外三種變換姿勢,可以加強胸部肌群的刺激並讓這項動作更具挑戰性!


T型伏地挺身

伏地挺身也能這樣練!三種姿勢,讓你在家練胸不枯燥!


1 首先從標準伏地挺身開始,挺起之後以單手撐地並將另一隻手向天花板伸直,眼睛專注看著在空中的指尖而身體則自然地轉為面對側邊。

 注意核心、腰部與大腿緊縮挺直並與雙手呈T型,再回到雙手撐地伏地挺身之後,改由另一隻手朝天循環重複。


T型伏地挺身在鍛練胸大肌群與肱三頭肌之外,更包含了上半身核心肌群的扭轉運動,如果想要更深度的訓練,還可搭配啞鈴或抬腿的動作哦!


寬手伏地挺身

伏地挺身也能這樣練!三種姿勢,讓你在家練胸不枯燥!


相較於標準伏地挺身,寬手伏地挺身是一種較為困難但常見的變換姿勢,但要如何知道適合的寬度呢?


1 先採取跪姿,將雙手向兩側伸直抬起至與肩同高,接著手肘維持固定將前臂向前轉90度,以此寬度伏地挺身即可。

2 動作過程中,注意雙手垂直落地點稍低於肩膀以及手肘不要過度向外張開,才可正確刺激胸大肌與肱三頭肌並避免肩膀過度施力。

熟悉寬手伏地挺身之後,可將雙腳放置於椅子上變換為上胸訓練,或將雙手放置於兩張椅子上變換為下胸訓練,以增強上中下胸部肌群的刺激。

側面單手挺身

伏地挺身也能這樣練!三種姿勢,讓你在家練胸不枯燥!


側面單手挺身的訓練範圍與標準伏地挺身不同的地方,在於此動作將胸肌區隔為左右兩邊並專注於單邊的肌群訓練,使得胸肌有效獲得更多刺激變得厚實有力。


1 全身伸直以左邊側躺並彎曲膝蓋成90度角(肩膀至膝蓋為直線),接著將左臂繞向腰部並貼住身體。

2 將右手放置於左肩膀前方且確保手指朝上與身體平行,緊縮核心肌群保持上半身的挺直。

3 右手出力挺起上半身至完全離地(以臀部為軸心而非腰部),之後緩慢放下至左肩幾乎碰地再重複挺起的動作。完成一組動作之後,再換邊進行。


以上介紹的三種伏地挺身姿勢,皆須將身體打直以正確的姿勢進行,切勿塌腰或噘起屁股,並可自行衡量體能狀態將次數或組數增加,也可調整上下快慢(例如上5秒下2秒)搭配,強化不同胸部肌群的訓練以獲得最佳的運動成效!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17健身網 17fit.com》;歡迎按讚加入粉絲行列 www.facebook.com/17fit 粉絲行列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臺灣網球女將梁恩碩這2年的排名,從155名一路滑落到295名,幸好這次在法網賽止跌回升,連勝3場,也找回自信。梁恩碩之後將繼續參加草地賽季,並且報名溫布敦會外賽,由於臺灣因疫情無法練球,今年夏天可能就留在歐洲訓練。(陳楷報導) 梁恩碩的第一輪對手法國的法羅剛好也是傷癒復出,雖然一...

閱讀詳情 »

記者陳愛金 / 台北報導 COVID-19 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儘管疫情肆虐,許多重要體育賽事仍然持續進行中,STARFiSH agent星予運動經紀旗下的運動明星,快艇衝浪選手陳美彤Kimberly獲得第四場國際「CWSA世界排名賽系列」Masters Women Surf組第三名與女兒...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劉又瑋報導5搶1奧運棒球最終資格賽移師墨西哥舉行後,考量當地疫情未緩和,顧慮參賽球員安全,中華職棒大聯盟日前宣布放棄組隊參賽,棒協則表態負責這次台灣隊組訓,堅持組隊準備參賽的作法,引發網友議論,YouTuber「史丹利」訪問台灣隊體能教練江奕昌,江教練認為棒協維持參賽的決定並無不妥,國內其...

閱讀詳情 »

美國職籃NBA西區季後賽,波特蘭拓荒者對丹佛金塊第五戰,里拉德個人投進12個三分球,獨得55分,破了聯盟季後賽紀錄,但是拓荒者經過兩度延長還是以140比147輸球,金塊取得3比2領先,兩隊第六戰臺北時間週五在波特蘭舉行。(陳楷報導) 金塊跟拓荒者第五戰開打16分鐘就攻下了54分拉開22分領先,不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