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以為只是疲累 檢查才知元凶是大腸癌

以為只是疲累 檢查才知元凶是大腸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42歲劉先生平日身體健康,無特殊病痛。最近兩個月接送小孩途中,常感到暈眩疲累,需停靠路邊稍作休息後,才能繼續駕駛。檢查才知血紅素只有7.3g/dl,貧血嚴重(正常男性應為13~16 g/dl),透過糞便潛血檢查、大腸鏡與斷層掃描,發現是大腸癌第三期,經手術治療後,目前恢復良好。

初期並無明顯症狀

大腸癌初期並不會有明顯症狀,尤其是右側結腸因管徑寬,大便未成形,一般民眾不易察覺。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陳莊偉醫師表示,以劉先生例子來說,升結腸癌第三期並侵犯到十二指腸,腫瘤所造成的慢性出血,使身體嚴重貧血,因而感到暈眩。

大腸癌高居癌症第一名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民國95年以來,大腸癌發生人數已高居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名,為我國國民最常見的癌症,每年罹患人數約一萬五千多人,約有五千多人因此死亡,是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第三位。

與年齡及飲食生活有關

大腸癌主要成因與年齡及飲食生活習慣有關。陳莊偉醫師表示,年齡50歲以上、動物性脂肪攝取過量、肥胖、缺乏運動、抽菸以及家族內有大腸癌病史者,都是大腸癌高危險群,不過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

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率高

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但可以藉由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為治癒率很高的癌症。根據統計,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依據歐美國家經驗,每1~2年進行1次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18~33%的大腸癌死亡率。因此,陳莊偉醫師建議,50歲以上民眾應每1~2年接受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每5年至少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若家族有大腸癌病史或家族得癌者,則建議40歲開始每3~5年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檢查年齡提早,以期能提早發現病灶。

良好飲食及運動習慣很重要

除了定期檢查,陳莊偉醫師也提到,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運動與飲食習慣也是減少大腸癌發生的不二法門。陳莊偉醫師建議,平日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及高油脂食物、養成運動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做定期的篩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6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醫美時尚 No.123)撰文/陳德福.整理/高芷瑩這幾年,幹細胞再生的醫學研究,越來越廣泛,從治療疾病到現在可以做為醫美抗老的新療法,在國外甚至利用自體組織培養膠原母細胞,作為除皺注射針劑,比起傳統的玻尿酸、肉毒更為有效、持久且穩定。自體膠原母細胞療法的應用自體膠原母細胞療法在國外風行多年,除了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年來,許多教育學者都在推廣親子共讀繪本的概念,相信不少家長都有聽過,但也有很多家長對繪本的概念還不是很了解。許多家長會說床前故事,但是你知道嗎,不只故事書,就連繪本依照年齡分布,也有各自合適的類型,各位家長都怎麼選擇繪本呢?不同年齡挑選繪本的重點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語言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內腸病毒疫情逐漸升溫,上週(7月16~22日)健保門急診就診總人次超越流行閾值,進入流行期;另新增1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近期病毒檢出型別以克沙奇A型為多,惟社區持續有腸病毒71型病毒活動。腸病毒傳染力極強,易於家庭手足間傳播,疾管署呼籲民眾提高警覺,除落實洗手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一位60多歲女士有天左眼突然發紅、疼痛、看不清楚,正常人瞳孔約2-3毫米(mm),而她的瞳孔放大至直徑6毫米,非常怕光,醫師初步診斷,她患有急性青光眼併虹彩炎,雖然接受雷射治療後眼壓還是降不下來,需要點用多種降眼壓藥物才能控制眼壓,視力也還是不好,後來經友人介紹至眼科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