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人工電子耳 助聽損者重回有聲世界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據統計,國內每年約逾百名幼兒有先天重度聽損,連大聲喊叫聲都聽不見,由於人工電子耳問世,重度聽損者得以重回有聲世界。醫師表示,人工電子耳是一種仿生裝置,藉由電流直接刺激聽覺神經,進而產生聽覺。

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耳科主任吳哲民指出,一般正常人的聽力為0至25分貝,輕度聽損為25至40分貝,耳邊的輕聲細語會聽不清楚,中度聽損為41至70 分貝,對於聆聽一般音量的對話會有困難,重度聽損為71至90分貝,無法聽到大聲的喊叫聲,90 分貝以上則為極重度聽損,幾乎聽不到任何聲音。

當發生聽損問題,可藉由配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電子耳改善,不過,配戴助聽器的效果有效,且聽損程度達重度以上,則必須藉由人工電子耳改善。

吳哲民強調,人工電子耳是一種電子裝置,可幫助重度或極重度聽損者獲得聽覺。藉由植入此裝置,可將聲音轉換成編碼的電流信號,傳入人體的內耳耳蝸,並刺激殘留的聽覺神經纖維,再由大腦產生聽覺,多數的植入者可重獲大部分的聽力。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62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泡湯要留心!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1月16日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各地氣溫下降, 17、18日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寒冷,其他地區早晚亦偏冷;假日冷颼颼的天氣,許多人會選擇泡湯,放鬆暖和身體。但泡湯紓壓、解除疲勞之餘,有些事項應注意。寒流來襲 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產後第5天,喜逢第一胎的玟玟和先生在月子中心準備休養,但才過幾個小時,護理師就發現寶寶喝奶不但會吐,甚至伴隨膽汁,交代夫妻倆必須立刻帶孩子到醫院;經急診醫師安排電腦斷層後顯示,寶寶出現中腸扭轉的現象,已嚴重影響小腸的血液供應,須立即手術以避免腸子壞死。急性中腸扭轉 嚴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攝護腺指數高不代表就是抗癌指數!花蓮慈濟醫院泌尿腫瘤科江元宏醫師表示,許多民眾因健康檢查、排尿問題來到門診,發現指數過高誤以為是癌症腫瘤,過度擔憂想要去吃偏方降指數、降癌症,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被治療指數嚇到,治療指數不等於治療疾病,更重要的是去了解指數上升的背後原因,針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依據1月13日媒體報導,南投一名80歲老翁竟誤將暖暖包當成「食物調理包」,拌麵一起吃下肚。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表示,目前台灣已有超過29萬名失智人口,民國130年前平均一年增加1萬7千多名失智者,類似誤食意外事件將愈來愈多。失智者認知功能障礙 誤食案例時有所聞失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