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人在臨終前會有哪些徵兆?8種現象出現時,請珍惜最後的相處時光|每日健康 Health

人在臨終前會有哪些徵兆?8種現象出現時,請珍惜最後的相處時光|每日健康 Health

(親人即將離開世界之前會出現哪些徵兆?研究臨床照顧的專欄作家寫出最常見的8種臨終現象)

生死無常,但是送他們走向生命的終點,卻是每位家人和親人不得不面對的景象。在人生最終的安寧時刻,是否有哪些徵兆可能意味著親人即將離開?根據國際醫療機構《Caring》的報導,長期關注阿茲海默症及臨終照護的女性專欄作家 Paula Spencer Scott,特別撰文指出,親人在即將離開世間時可能出現的臨床徵兆。

 

1.食慾不振

臨終之前由於身體已無法消耗能量,親人可能會拒絕吃飯、飲水,連最喜歡的食物也不再有吸引力,難消化的肉類也會引起不適症狀。

 

照護方式:不必勉強無法吞嚥的親人進食,用簡單的棉花棒沾溼嘴唇,以及適量攝取流質食物即可。

 

 

2.長時熟睡

新陳代謝減慢和脫水,會讓親人陷入長時間的昏睡之中,也很難從睡眠中醒來,對於環境的意識也逐漸模糊。

 

照護方式:雖然親人臨終前多以昏睡,但聽覺與感覺並未完全消失,以簡單的觸摸互動、輕聲耳語即可。

 

 

3.意識不清

親人臨終前的意識狀態往往會變得與正常人不同,包括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無法對身邊人的言語做出回應,也可能會說出一些時序混亂、無意義的話語。同時也會表現出不安與恐慌。

 

照護方式:保持冷靜和親人輕聲說話,並在接近病人時坦述自己的身份。

 

 

4.呼吸困難

臨終前的親人會出現名為「潮式呼吸」的症狀,在高聲的深吸氣後呼吸暫停,大多是由於氣管中的分泌物過多所導致。

 

照護方式:將枕頭墊在親人的背部,幫助其呼吸順暢,如果有痰則盡量鼓勵親人自然咳出或流出。

 

 

5.排尿變化

因為飲食量的下降,親人排尿量會明顯變少,血壓也會跟著降低,這其實是身體協助腎臟減少能源消耗的緣故。這時親人所排出的尿液多會呈現棕色、紅色或茶色。

 

照護方式:詢問醫護人員是否需要為病人加裝導尿管,生命的最後數小時內腎功能的衰竭可能會導致血液中毒素增加,引發親人昏迷。

 

 

6.腳踝腫脹

由於腎臟處理體液的功能被破壞,臨終前的病人大多會在血液末稍循環處處現水腫,特別是腳踝、小腿、手部、臉部出現腫脹現象。

 

照護方式:這種腫脹是生命機體下降的自然現象,通常不需要特別的治療。

 

7.手指冰冷

在臨終前的幾小時內,血液循環內縮至重要器官周圍,易出現四肢變得特別冰冷,指甲也會呈現藍色或白色。

 

 

8.靜脈血管紋路

血液環下降也會引起皮膚表面蒼白,並且浮現紫色或藍色的斑駁血管(類似靜脈曲張,通常會在腳底處最先發現這種現象。

 

 

 

參考資料:《caring

 

相關推薦

你能想像一年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外完全不買其他東西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況嗎? 有點抽象? 這樣跟你說吧,就是只要你衣服沒穿壞就不能買新衣服,東西壞了你也要首先考慮修好而不是購買新的,過年過節的也不能花錢買禮物,只能自己做或者把別人送給你的轉手送其他人。 更別提書籍、孩子的玩具或信手機電腦等等,總之,基本...

閱讀詳情 »

許多年長者深受退化性關節炎的困擾,佑康診所院長張凱翔復健科醫師表示,想要改善膝關節疼痛,或是預防退化性關節炎問題,建議可進行居家運動強化膝關節的肌肉與穩定性,都有助緩減不適喔!  膝關節的完整運動:1. 膝關節伸直,腳掌向上勾起。2. 單腳舉起,大拇指依序朝內、朝上、朝外。3. 單腳舉起,用整隻腿寫...

閱讀詳情 »

翻攝suizhouxdyy、jktree   坐在馬桶上好久,卻怎麼也排不出來,這時不可強行排便,每次排便時間也不能過久,否則可能引起痔瘡。   人的排便有兩種方式,一次式和二次式。一次式是在排便反射衝動下,一次性排出腸道糞便。二次式是在一次排便後,需要第二次排便衝動,再次增加...

閱讀詳情 »

翻攝tt,下同   最近流行的A4腰是不是讓很多妹紙壓力頗大,俗話說的好三月不減肥,四月徒傷悲,五月路人雷……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食物紛繁多樣,再加上缺少運動,坐姿不正確,時間長了,小腹變得鬆弛,贅肉越來越多,可惡的小肚腩逐漸顯現。 小肚腩的出現會讓人們看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