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二十四節氣中醫養生系列(三)

二十四節氣中醫養生系列(三)

處暑,約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後,處暑的「處」是「終止」的意思。由於太陽到達黃經150°,熱能威力逐漸減弱,地表溫度將持續下降。所以處暑表示「夏天的暑熱將正式結束」。雖然處暑過後天氣即將轉涼,但因這時中午炎熱,早晚陰涼,晝夜溫差大的氣候更要讓人小心。


白露,約在每年9月8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165°。因為夜晚水氣凝結在清晨時會形成許多露珠,加上傳統五行中,秋令屬金,其色屬白,所以將這個時節命名為「白露」。進入「白露」後,晚上就會感到一絲絲透骨的涼意。俗語說:「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意思就是說,處暑仍然炎熱,每天會流汗還須用一盆水洗澡,但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後,就不要再赤身裸體,以免著涼。


處暑時,氣會走到「四滿穴」,白露時氣會走到「水道穴」,這兩穴分別屬於中醫的「腎經」和「胃經」。所以這段期間容易有腹腔和骨盆腔不舒服的症狀。加上季節轉換快速,衣物穿著不蔽體,又習慣吹涼飲冰下,就會有腸胃受寒、腹瀉、腸痛、下肢抽筋、水腫、泌尿道感染的情形。


白露不受涼保暖按摩法 
改善方法除了根據天氣變化增添衣物、晚上睡覺注意覆蓋腹部外,還可以「按摩肚臍」作為日常保健。古人說:「臍為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臟之根」,按摩方法是先將雙手掌心搓熱,然後上下重疊放在肚臍週遭,按「順時針方向」繞圈揉按15下。


照顧好脾胃山藥茯苓飲 
食療部分,此時建議一道處暑健康養生飲──山藥茯苓飲。
藥材:山藥12克、茯苓9克。
做法:將所有藥材放入保溫杯中,沖入1000c.c. 熱水,燜 5分鐘後待涼一點即可飲用。三餐飯後各沖泡一杯。
功效:和胃暖中,健脾利濕。@◇

文|張若偉(中醫師)

轉自大紀元

相關推薦

【你是久坐不動的上班族嗎?】運動不見得可以讓身體健康,英國最新研究指出,想要擁有健康身體,最重要的是,不要久坐不動。如果長時間久坐不動,很容易罹患糖尿病、心臟病,也會增加死亡機率,即使平常運動量有達到建議標準,身體還是可能因久坐不動而百病叢生。英國萊斯特大學、羅浮堡大學共同進行這項研究。研究結果顯示...

閱讀詳情 »

舌頭振顫:對著鏡子吐舌頭,如果舌頭微微顫動,很可能是精神緊張、體力衰退的徵兆。建議你儘快調整作息時間,不要熬夜,合理飲食,否則很快會面臨神經衰弱的危險!舌頭發紫:當血液中含有大量廢物、體內水分供應不足時,缺氧血和含氧血就會混在一起,使得血管變成紫色。如果除了舌頭發紫,你還會感覺肩膀僵硬和腰痛,只能...

閱讀詳情 »

一、預防乳腺癌現如今患有乳腺癌的女性越來越多,並且有調查發現,近年來患乳腺癌的年齡越來越年輕化,甚至很多只有二十的女性也患有了乳腺癌。專家指出,導致乳腺癌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因為日常生活中乳房護理不得當之外,女性體內雌激素過低也是導致乳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多吃一些全麥食品能夠讓雌激素在血液迴圈中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