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治療不掉髮! 新分類法免化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乳癌一定要做化學治療嗎?答案其實是否定的。一名在台求學的30歲日籍女子,因為在童綜合醫院檢查發現左邊乳房有1.8公分的腫瘤,且證實為乳癌,她與家人商量後返回日本就醫,經評估後只需要進行內分泌治療,消除因恐懼抗拒治療的心態;她目前已回到台灣繼續求學,並由童醫院乳房中心于家珩主任彙整日本醫院轉診的資料,以國際接力方式繼續治療這名患者,讓病人的療程不受中斷。

台灣女性乳癌發生率逐年升高,讓不少女性一提到乳癌就頭皮發麻、提心吊膽。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地區乳癌發生率為女性好發癌症第一位,每年都會新增將近1萬例女性乳癌病患,死亡率更位居女性癌症死亡率第四位。一旦罹患乳癌,許多人心中第一個念頭就是化療後,會開始身體虛弱、噁心嘔吐,更可怕的是頭髮掉光光,無法見人!

童醫院乳房中心于家珩主任表示,隨著分子生物學突飛猛進的發展,乳癌的治療也有不一樣的思維。以往只將乳癌分為原位癌與侵襲性癌,不但未細分類,且多以化學治療為主;而最新的治療方法是以乳癌的分子分型為依據,來判斷乳癌的生物學特性,做為臨床診斷及治療依據。

目前利用乳癌基因表現的差異可把乳癌分成管狀A型(Luminal A)、管狀B型(Luminal B)、Her-2過度表現型(Her-2陽性)、以及有「三陰性乳癌」之稱的類基底細胞型(Basal-like)4種分子分型。

于家珩主任說明,不同分子分型的乳癌具有不同的基因表現,對各類治療的反應及預後也都不相同。目前以管狀A型乳癌的預後最佳,除了手術之外,以內分泌治療為主,像是案例中的這名日籍女病患就是管狀A型乳癌,因此不需要化學治療。

于家珩也提醒,民眾平時可在經期過後2天進行乳房檢查,站在鏡子前將兩手抬高檢查乳房是否有高低、大小、變形、隆腫、凹陷等異樣,並注意乳頭有無變形、潰爛;檢查乳房是否有硬塊或腫瘤,並輕輕擠壓乳頭,注意是否有分泌物排出;倘若發現任何異狀,都應該盡速就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48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新冠疫情期間,思覺失調症患者仍要穩定回診!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成癮司法精神科主任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李俊宏表示,許多病患擔心搭乘交通有染疫的可能性,減少來院看病的次數。為了不因疫情中斷治療,現在醫療單位實施電話、視訊診療或遠端心理諮商來降低衝擊,同時搭配長效針劑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洗腎率高居全球第一,多數人認為長期的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等都為主要因素,但其實A型免疫球蛋白腎炎也是造成末期腎臟病,甚至洗腎的關鍵之一。主要因A型免疫球蛋白腎炎是由發炎反應損害腎絲球,進而影響腎臟過濾功能的疾病,其中,體內「半乳糖結構缺乏」的免疫球蛋白A (Gala...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花蓮慈院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七日啟業至今,不僅守護東臺灣鄉親健康,在病人安全、醫療專業、教學、研究上精進成為東部唯一的醫學中心,也積極向海外拓展,幫助有醫療需要的難症、重症病人。今年逢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院慶三十五周年大會也改成網路線上直播。今年的主題是「35同行 行善人間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