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死角! 小心乳腺末端乳房腋尾處

乳癌死角! 小心乳腺末端乳房腋尾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49歲婦人,10多年前曾接受隆乳手術,因害怕乳房攝影夾擠影響隆乳置入物,多僅以自我檢測方式檢查乳房,直到某次摸到左邊靠近腋下有不明腫塊,就醫接受乳房磁振造影及高解析度超音波檢查後,醫師發現婦人接近左側腋下的乳腺末端乳房腋尾處,有一顆不到一公分的腫瘤,確診為一期乳癌。

乳腺末端 仍有長腫瘤機率

臨床上,乳腺末端乳房腋尾處是最常被忽略的乳癌死角,尤其像患者未有癌症家族史,且飲食和生活型態正常,往往這樣的乳癌位置就容易在乳房健檢忽略;澄清醫院柏忕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韋朝榮指出,有乳腺的部位都有可能致癌,且90%乳腺都集中在乳房中間,尤其越靠腋下的乳房,即使是乳腺末端,也可能有腫瘤機率。

零輻射磁振造影加超音波 不傷害隆乳置入物

韋朝榮主任進一步說明,過去統計顯示,乳癌好發位置第一名就是雙側乳房的外上方,發生率約五成,其次則是乳房正中間的乳頭及乳暈,第三常見的則是兩乳的內上側,接著依序才是兩乳外側的下部,因此兩乳下方內側較為少見,若做過隆乳手術的婦女,建議可定期接受零輻射磁振造影和超音波一起檢查,準確率高達97%,且不傷害隆乳置入物。

定期接受乳房篩檢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女性平時除了定時自我檢測外,若有不會疼痛的不明硬塊也應提高警覺,且定期接受影像篩檢,及早發現就能及早治療;韋朝榮主任呼籲,尤其建議可再透過乳房磁振造影或超音波檢查,準確度達九成,就能避免乳癌的漏網之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7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蟹肉棒是常見的火鍋料,在丟進火鍋之前,要不要先幫它脫衣服,常引起網友爭論,有人認為,拿掉塑膠套,蟹肉棒就會散掉,因此會影響口感。有人則說,一定要拿掉,不然恐吃下塑化劑等化學物質。 對此,食藥署於臉書「食用玩家-食藥署」貼文中指出,「蟹肉棒烹煮前記得先把外面的塑膠套拆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大腸癌仍居冠,尤其雲嘉南地區盛行率高,每十萬人有接近五百人罹患大腸癌。根據研究,有26%的息肉無法被傳統大腸鏡檢查發現,而這些未被發現的息肉有58%的機率在3至5年內會進展為大腸癌。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唐家沛醫師與嘉義大學資管系合作,開發「人工智慧(...

閱讀詳情 »

火鍋是天冷、圍爐或是聚餐不可缺席的美食,在吃飯的過程中有沒有好奇過這一盤或是這一口有多少熱量呢?這次好食課整理了火鍋的熱量給大家,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一鍋香噴噴的熱量有多少吧! 專欄目錄 不同湯底、湯頭的熱量:麻辣、牛奶、沙茶你選對了嗎?火鍋料熱量與營養素:貢丸、燕餃、蛋餃,常見丸子哪個熱量高?火鍋主...

閱讀詳情 »

臺灣四面環海,漁產豐富,國人飲食中常見水產品,而新聞報導也偶有食用水產品中毒的事件。根據食藥署108年食品中毒資料,「組織胺」發生中毒機率為天然毒素中最高;另每年11月到3月的河豚產季,也會有偶發河豚毒素事件,屬於神經毒素類中毒,如果未能及時處理,恐有致命的風險。新鮮水產儘快吃 有效防止組織胺食藥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