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新曙光 電漿刀手術助重建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第一名,每年新增病例超過八千人;由於乳癌篩檢的普及,使得乳癌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接受治療,治癒率已大幅提升。乳癌治療首重手術切除,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新科技「電漿刀」,不但能降低手術疼痛感,且併發症減少,使得乳癌切除後的重建,更能避免復發與感染。

長庚紀念醫院台北院區乳房外科部主任陳訓徹表示,目前針對乳癌手術切除治療時,大多使用傳統電燒刀與新科技電漿刀;由於電燒刀能量較大,會因高溫而將乳房週遭組織破壞;至於電漿刀因熱度降低,可減少皮膚遭受破壞,尤其是針對皮瓣切除,可以減少皮瓣壞死。

目前國外乳癌手術治療,已朝向切除後直接進行重建手術,且相當普遍,而國內乳癌治療也逐漸有此趨勢,尤其是台灣乳癌病友罹患年齡較歐美年輕許多,相較於較年長患者,對於乳房重建的需求也較大。

乳房重建包括置入水袋、矽膠,自體脂肪移植等方式。陳訓徹主任指出,最重要的還是要先將癌細胞切除乾淨,才能減少復發機率,且併發症也較少,才能有較降低感染機率;這除了與醫師的技術相關外,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新設備的協助,也是相當重要的。

陳訓徹主任進一步說明,乳癌手術以部分切除為主流,若需全切除手術時,先考慮是否可進行「乳頭保留手術」。為了能讓乳頭完整保留,且同時要將乳腺切除乾淨,使之不易復發,此時電漿刀就能發揮功能;因電燒刀可能產生5-10%的乳頭壞死,但採用電漿刀來進行手術,以目前臨床狀況來看較無此現象。

乳癌病友進行手術切除時保留乳頭手術在歐洲已有15年的經驗,長庚醫院也已完成76例,根據該院統計,目前接受乳頭保留手術的乳癌病友,都沒有復發情況;陳訓徹主任強調,針對保留手術,必須是乳癌不可太大,較早期的病人,且乳癌位置不可離乳暈太近,及沒有高復發危險因子者較為適宣。

根據統計,國內乳癌病友在手術切除後直接進行重建手術的比例大約佔一成五;陳訓徹主任說,除了年紀因素外,病友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才是主要原因。做完重建手術後,乳癌病友確實能夠在外觀上更顯自信。陳訓徹主任也特別提醒,年輕的乳癌病友更易局部復發,因此要更加小心,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式。

台灣乳房醫學會於本週六日舉辦「2013亞洲地區乳癌學術交流論壇」,陳訓徹主任並將於會中分享乳癌手術治療新科技「電漿刀」的臨床經驗;台灣乳房醫學會期待病友們能更加了解乳癌治療的新發展,進而勇敢抗癌,積極接受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24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高血壓服逾6種藥物仍難控 釀心律不整影響生活70歲的曾先生高血壓多年,每次要吃6種以上降血壓藥物,一天吃藥數十顆,血壓依然超過170mmHg,後來更頻頻引發心律不整,活動易喘、耳鳴等問題。曾先生表示,服用降血壓藥物會讓他感覺鬆懈、容易疲倦,曾經參加一個健行活動,中間一共...

閱讀詳情 »

〈不吃保健品,運動及飲食控制三高〉 「吃保健食品護腦,還不如控制三高。」血脂、血壓偏高的台大醫院腦神經外科權威杜永光,以自身經驗告訴民眾,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藥品吃了之後,可促進腦部循環,預防失智症。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好好控制血糖、血壓、血脂。 杜永光是國內外知名腦神經外科權威,在國際醫學會上,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林媽媽好幾個月來感到肩膀疼痛,甚至痛到睡不著,更是沒辦法做家事,到復健科診所就醫,經過肩膀關節的理學檢查,搭配超音波診斷,發現居然是肩膀旋轉肌斷裂。林媽媽不好意思地說,以前都沒有運動,幾個月前買了健身環,因為太好玩,一周玩好幾次,一個月後左邊肩膀開始疼痛,沒想到後來連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明(1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實施加強版居家檢疫,入境民眾選擇在住家檢疫,必須滿足一人一戶條件,不得與家人有任何接觸,因應春節回國人潮,指揮中心開放1500個集中檢疫所房間,讓民眾自費申請入住,昨(13)日晚間全數額滿,指揮中心不排除增加房間數,但需要一點時間調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