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乳房自我檢查最佳時間

乳房自我檢查最佳時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女性乳癌的發生率逐年升,成為婦女健康的殺手。有位不到30歲的女性,因為同事發現罹患乳癌並接受治療,讓她在好奇之下回家進行自我乳房檢查,無意間摸到右側乳房有硬塊,嚇得立即就醫。

月經來潮、乳房發育後  就要開始注意

阮綜合醫院乳房醫學中心洪國禎醫師指出,初步診斷發現腫塊僅有1.5 公分,且外表規則,不太像乳癌,但因腫瘤持續變大,建議她接受切片檢查,病理報告為一期的乳癌,並不需完全切除乳房,術後再輔以電療及荷爾蒙治療,五年的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事實 上,截至目前為止,預防乳癌的最好方式之一為定期自我檢查。自我檢查最好的時機是從月經來潮、乳房發育後就要每月定期檢查。

直到35歲起,要每年接受醫師乳房檢查一次,必要時安排超音檢查;40歲後到50歲間,每年要超音波及攝影交替檢查;50歲後則是每年以乳房攝影為主。摸到硬塊應找醫師檢查診斷,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經後1週  2招自我檢查

洪國禎醫師也建議,自我檢查的最佳時間,是在月經完後一個星期內,因為在此期間,乳房會變得較軟、較小,適宜檢查,已停經者則是每個月自行選定一定的時間,利用以下時機檢查:

1)淋浴時/以手滑過已抹肥皂的乳房表面,手要放平並輕柔地移動,一定要涵蓋整個乳房,檢查是否有硬塊或是乳房表面皮膚變厚的現象。

2)照鏡時/照鏡子時,先雙手上舉,觀察乳房兩邊是否有大小不同、形狀異樣、皮膚下陷等不正常變化,之後再進行自我檢查。當發現乳房有異樣、有硬塊或壓痛時,請儘快到醫院安排進一步檢查,以確定是否真的有問題。

【延伸閱讀】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許家瑋/採訪報導)現代婦女總是身兼多職,工作家庭兩頭燒,工作上大多需穿著高跟鞋、或蹲、或久站,回到家也無法適當休息,久而久之膝蓋也出現狀況,往往膝蓋已疼痛不堪,經就醫才知退化性關節炎發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復健科主任杜育才醫師解釋,由於軟骨內的諸多結構性蛋白會因年齡增長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現代社會的觀念裡,總是認為「瘦」、「紙片人」才是美的標準,因此,有多數民眾為追求苗條,紛紛開始進行的減肥瘦身計劃,但你知道嗎?日前有項最新研究發現,比起瘦,微胖的身材者反而有益健康,較為長壽。 NAMPT不足 恐無法維持正常生理機能 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聖路易...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缺鐵是世界各國小朋友最常見的營養缺乏問題,也是引起缺鐵性貧血的主因,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約有1/4的人口有貧血;特別是學齡前兒童、青少年及婦女。醫師指出,缺鐵會使人易疲勞、沒精神、注意力不集中。另外鐵也是中樞神經細胞合成與傳遞的重要元素,因此在胎兒及嬰兒時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全球統計,在醫療檢查過程中,因為影像判讀錯誤而延誤病情的比例,最高竟可達40%;也就是說,當我們到醫院做影像檢查時,醫師判讀影像錯誤的機會,每100人中就可能出現40位!這麼高的錯誤比例,患者能安心嗎?  腦中有白點 擔心罹癌徹夜難眠 一名年近30歲的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