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久站便血 3顆內痔在作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久站便血 3顆內痔在作怪!

台中一名30歲工程師小蔡因工作型態每天站立工作超過8小時,因為在無塵室內穿脫無塵衣不方便,擔心會頻上廁所而不敢多喝水,加上小蔡較喜歡吃紅肉,蔬菜常攝取不足,前陣子開始發現持續一周的排便擦屁股都有血,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是3顆內痔在作怪。醫師採取內痔結紮手術簡單恢復不適,對工作繁忙得族群是最佳的選擇。

血液循環差、飲食失衡、排便太過用力

烏日林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表示,患者因久站造成肛門血液循環不良,加上飲食攝取失衡、排便時過度用力才會造成痔瘡。內痔結紮手術是將一條醫療用小型橡皮筋套在內痔上,經過一段時間後,血液將輸送不到痔瘡內,過程中便會逐漸縮小、掉落。

痔瘡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好發年齡層為20歲至60歲的,常見症狀大多為解便帶有鮮血、肛門有搔癢感、肛門疼痛及組織脫出;痔瘡的高風險群為長期便秘、蔬果水分攝取不足、缺乏運動、長期臥床或懷孕婦女等族群,需要特別注意,大多數人覺得痔瘡是尷尬的問題,時常等到嚴重時才就醫。

多攝取含纖維質的蔬果、養成規律作息

陳威佑醫師表示,平時多補充水分,多攝取富含纖維質的蔬果,如:菠菜、芹菜、木瓜、香蕉、糙米等,保持適當的運動,養成規律的作息,配合醫師開立的消炎止痛、軟便劑及痔瘡藥膏使用。對於痔瘡脫出無法推回者,或非手術治療無效者需以手術治療。

9成腸癌患者便血都以為是痔瘡

高達9成左右的大腸直腸癌患者,當發生排便出血都會誤以為是痔瘡,若是沒有就醫檢查很容易延誤病情,建議民眾出現血便症狀,千萬不要輕忽,須就醫經由醫師判斷,進行大腸鏡檢查,才能分辨是痔瘡還是腸癌。

另外國健署推動的免費四癌篩檢,只要是50歲至74歲的民眾,可接受每2年1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如果報告呈現陽性,需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可早發現早治療,提高大腸癌的治癒率與存活率,定期接受檢查為根本預防之道。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個簡單的拔智齒,竟然也會由小病釀成大災,有位25歲的王小姐,今年2月拔除智齒後,開始覺得有間歇性輕微發燒、略有寒顫不適情形,由於症狀一直未改善,遂於6月前往醫院求治,診斷其罹患感染性心內膜炎,後入院接受4週完整抗生素療程後出院。 但因心臟瓣膜已受到破壞,醫師建議...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炎炎夏日,除了要預防中暑外,更要多注意自己的肌膚,當我們走在炎熱的路上時,若是感覺到皮膚快烤焦、全身發紅、熱烘烘或是忍不住開始抓癢時,就要注意了,因為你可能已經曬傷了,所以在出門之前,建議先做好事前準備,就可以遠離曬傷的威脅了。 手臂、頸後及頭皮 都容...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疾病管制署在102年12月底的統計結果指出,15至24歲的新通報愛滋感染者計有587人約佔總通報人數的26.2%,為所有年齡層通報數的第二高,且在該年度最年輕的感染者也只有13歲,由此可見愛滋感染年齡正嚴重的下滑,單純的學生已成為感染愛滋高危險群。 透過性行為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漫漫長假期間,捷運上、樂園中多了些搭背、勾手、甚至擁吻的少男少女,但在這些歡樂或是親暱鏡頭背後,是不是潛藏著許多兒少的交友問題或是戀愛危機? 早熟戀愛危機多!6成感情維持不到半年 對愈來愈早熟的孩子來說,更值得關注的人際議題就是戀愛關係了,據兒福聯盟調查發現有4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