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風後復健 把握6個月黃金期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全台約有25萬人中風,且隨著年齡增加比例相對遞增。目前台灣醫療體系的中風照護,以急性及慢性病患為主,但復健科醫師提醒,中風和腦傷患者,在急性治療期後,應把握0-6個月黃金復健期,密集進行復健治療,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開業醫復健科診所院長曾清祥指出,急性治療期後0-6個月屬於亞急性期,這段期間極具恢復潛力,建議密集接受復健療程,每週約3-5天,一天至少3-5小時,若錯過這段黃金復健期,未來進入慢性期的復健效果恐怕事倍功半。

據調查,5成以上中風患者經復健治療後,即使移行能力增加,手部抓放的能力仍不足,造成生活困擾,然而,一些患者即使經過傳統固定式副木復健,仍會面臨「只能抓握、卡位取物,但手掌無法鬆開」的窘境,甚至不自主的捲曲姿勢,若不加以改善,恐怕一輩子成為「小叮噹手」。

開業醫復健科診所職能治療組長黃馨儀表示,當手指長時間無法打開,會使大腦中管控相關區域的活性減少,不利後續發展手指伸直動作,患者只能抓物品卻無法伸直手放開物品,惡性循環下,有如長時間不運動的人肌肉萎縮一樣,手掌永遠保持緊握。

她建議這類「小叮噹手」患者,可使用量身訂做的機能輔助手,練習手指各種動作,如手指手腕伸展、抓握、指握及釋放物品能力,抓取物品尺寸從大漸次縮小,以訓練細微動作;她收治的病患中,就有一名中風4年半的慢性患者,經每天1小時的機能輔助手訓練,加上30分鐘自主訓練,連續10天後,已能開始自主拿取桌上的積木或球類,十指也終於可展開平放桌面。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712

相關推薦

腎結石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指發生於腎盂、腎盞及腎孟與輸尿管連接部的結石,多見於30~60歲人群,且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近年來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為什麼會患腎結石呢?研究顯示,除了泌尿系統感染、梗阻、自身代謝性疾病及遺傳因素外,腎結石的發病與不合理飲食關係密切。   吃什麼容易得腎結...

閱讀詳情 »

     女人如果有眼袋,就會給人以衰老的印象,而過度膨出的眼袋,會將下眼瞼推向內翻,引起倒睫、流淚。很多女人都在不遺餘力地和眼袋進行對抗,去除眼袋,擁有美麗雙眸是很多女人的願望,有人通過手術去眼袋,有人通過購買昂貴的美容用品或營養品去眼袋。那麼,有沒有健康實惠,通過飲...

閱讀詳情 »

青筋其實不是筋,而是血管。正常情況下,它應該是看不清楚的,可一旦靜脈血液迴流受阻,壓力增高,它就會在皮膚表面凸起,甚至出現扭曲變色等現象。中醫專家認為,無論人體哪個部位的青筋出現異常,都是身體報警的信號,它反映人體可能出現了痰、濕、淤、毒等積滯不能排泄出體外的病症。   頭部青筋&mda...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