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醫觀點,豬肉跟「這些食材」一起料理是大忌,吃了必定傷身...

中醫觀點,豬肉跟「這些食材」一起料理是大忌,吃了必定傷身...

圖片截自L99以及今日頭條

肉應該算得上是餐桌上最常見的美食之一,但是吃豬肉也有著諸多的禁忌之處,搭配錯誤的話可是會造成及其不好的後果的喲!那麼豬肉不能和哪些食物同食呢?

“豬肉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豬肉性平味甘,有潤腸胃、生津液、補腎氣、解熱毒的功效,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小便和止消渴。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以提供血紅素(有機鐵)並且有可以促進鐵吸收的胱氨酸,可以改善缺鐵性的貧血。

中醫觀點,豬肉跟「這些食材」一起料理是大忌,吃了必定傷身...

1、大豆

從現代營養學的觀點來看待豬肉和豆類食品是不宜搭配的,因為豆類食品中植物酸的含量比較高,60%-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它常與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形成複合物,而影響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利用效率;還有就是因為豆類與瘦肉、魚類等葷食中的礦物質如鈣、鐵、鋅等結合,從而干擾和降低人體對這些元素的吸收。故豬肉與黃豆不宜搭配,豬蹄燉黃豆是不合適的搭配

中醫觀點,豬肉跟「這些食材」一起料理是大忌,吃了必定傷身...

2、蒼术

蒼术在單獨用的時候,可以健脾養胃,而且還能去除身體的濕氣。但是豬肉卻是幫助人體增加口水分泌,增長濕氣,因此它們的效果是相反的,所以萬萬不能一起煮。

中醫觀點,豬肉跟「這些食材」一起料理是大忌,吃了必定傷身...

3、羊肝

中醫雲:“豬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悶。這主要是因為羊肝氣味苦寒,補肝、明目,治肝風虛熱。豬肉滋膩,入胃便作濕熱,從食物藥性講,配伍不宜。羊肝有膻氣,與豬肉共同烹炒,則易生怪味,從烹飪角度講看,亦不相宜。

中醫觀點,豬肉跟「這些食材」一起料理是大忌,吃了必定傷身...

4、牛肉

《飲膳正要》指出”豬肉不可與牛肉同食“。這主要是從中醫角度來考慮,一是從中醫食物藥性來看,豬肉酸冷、微寒,而牛肉則氣味甘溫,有安中益氣之功。二者一溫一寒,一補中脾胃,一冷膩虛人。性味有所抵觸,不宜同食。

中醫觀點,豬肉跟「這些食材」一起料理是大忌,吃了必定傷身...

5、桔梗

桔梗的味道有點苦,有助於發汗,能夠利於咽喉、肺部的呼吸,減少痰的生成。但是豬肉是油膩的,能幫助我們增加痰,所以一起配合起來,根本得不到豬肉的營養。

中醫觀點,豬肉跟「這些食材」一起料理是大忌,吃了必定傷身...

6、芫荽

芫荽又名香菜,可去腥味,與羊肉同吃相宜。芫荽辛溫,耗氣傷神。豬肉滋膩,助濕熱而生痰。一耗氣,一無補,故二者配食,對身體有損害。

中醫觀點,豬肉跟「這些食材」一起料理是大忌,吃了必定傷身...

7、大黃

大黃性味苦寒,可以用來泄熱通便,但是卻不能跟油膩的食物一起配合,這會減少大黃的藥性,增加腹瀉的風險。而且大家要注意了,如果大家喝過含有大黃成分的中藥,那也不能吃豬肉,這樣也會減低我們豬肉的價值。比如牛黃上清丸、六味安消囊、中藥大黃蟄蟲散等。

中醫觀點,豬肉跟「這些食材」一起料理是大忌,吃了必定傷身...

8、烏梅

豬肉和烏梅不能一起食用,一同食用有可能引起中毒。如果中毒可以用地漿水治療。

中醫觀點,豬肉跟「這些食材」一起料理是大忌,吃了必定傷身...

9、甘草

豬肉不能和甘草一起食用,一同吃會引起中毒,但可以吃綠豆湯緩解中毒。

中醫觀點,豬肉跟「這些食材」一起料理是大忌,吃了必定傷身...

10、鵪鶉

豬肉與鵪鶉同食,令人面黑。

另外還要注意,忌與鴿肉、鯽魚、蝦同食,同食令人滯氣;忌與驢肉同食,同食易致腹瀉;忌與蕎麥同食,同食令人落毛髮;忌與菱角、蕨菜、桔梗、烏梅、百合、巴豆、大黃、黃連、蒼術同食。也不宜食用未摘除甲狀腺的豬肉,不宜食用未剔除腎上腺和病變淋巴結的豬肉。服降壓藥和降血脂藥時不宜多食豬肉,服磺胺類藥物時也不宜多食。

文章來源:今日頭條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話說澳洲一個小女孩採用原始人一樣的飲食方法,竟然從出生只生過一次病,還只是小感冒。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小女孩叫Grace,現在13個月大。媽媽叫Shan Cooper,媽媽說每天她會給Grace喂兩次母乳,除此之外就是用舊石器時代飲食法喂她。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

閱讀詳情 »

      為了身體健康應該充分攝取營養」已經過時。年齡不詳、大家熟悉的南雲醫生正在提倡「空腹」健康養生法。·「一日三餐按時享用」落伍了嗎?空腹時在辦公室里咕咕作響的空腹聲音,多數人都感到害羞。任憑其咕咕作響,心情不會好受。但實際上空腹之時對身體正是最重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如果您的家人或是自己經常有意無意把身邊所有東西,即使是幾乎不會用到的東西都會留下而捨不得丟掉,房間因為堆滿了這些東西顯得凌亂不堪,您或家人很可能得了一種叫做『儲物症』的身心疾病。 32歲的陳先生喜歡收集舊書籍及各種裝飾品,家人及朋友不要的物品也多加留置,認為這些物品非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近日一篇登載在國際醫學期刊《Medicine》中的「針灸可治療中風」一文,是此期刊創刊以來的第一篇中醫論文,文中指出,若是中風患者若同時接受中西醫治療,將來再次發生中風的機率約可減少6成! 對此,台南醫院中醫科鄧佳明醫師表示,因中風是屬於腦部血管的病變,患者都會出現不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