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中醫教你養生消暑小秘方

中醫教你養生消暑小秘方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夏日太陽毒辣,且夏至甫過,如果不及早採取預防措施,當心這個夏天有可能因為炙熱的天氣而中暑,導致身體健康受損。中醫師指出,夏天的時候暑氣較盛,也就是俗稱的暑邪,會傷到人體的氣跟陰,使身體容易出現中暑的情形,包括:高熱、頭暈頭脹、想吐、不出汗或大量出汗等狀況。 

頭痛倦怠又無力 竟是中暑引起

胡心瀕中醫師表示,其實夏日在太陽底下曝曬,或長時間待在悶熱的環境中,若突然進入冷氣房,皮膚上的毛細孔遇冷空氣會急劇收縮,導致體內高熱無法藉由流汗順利排出,留於體內,就會出現頭昏腦脹,倦怠無力,食慾不振等中暑的症狀。其次也要注意的是寒氣進入毛細孔,有些人會出現風寒感冒的情形。

「西瓜翠衣」才是消暑補氣好法寶

因此,想要在夏天清涼解暑,胡心瀕中醫師說,茶飲的部分建議,以西洋蔘、麥冬、竹葉、荷葉為主,沖泡成茶飲,也可適時添加些石斛、魚腥草、讓味道更加豐富,又能達到消暑的作用。

至於水果的部分,還是以瓜類較能消暑解渴,醫師也提供小撇步,西瓜除了果肉部分可食用外,其實果肉與果皮間白白的部分,稱為西瓜翠衣 ,對消暑補氣相當有幫助,但也提醒瓜類偏寒涼,人體消化系統無法一下消耗過多寒性的東西,建議夏日食用適量解熱就好,以免引起腸胃不適。最後,胡心瀕中醫師提供以下6招教你預防中暑:

1)避免長時間待在悶熱的環境中。
2)夏日從戶外進入冷氣房的室內,應先將汗擦乾,切勿一下子就躲進冷氣房中或猛喝冰飲。
3)避免在正午最熱的時段,上午10點至下午2點陽光直射時外出。
4)平日應穿著寬鬆衣物,並戴上遮陽帽或陽傘以阻擋豔陽。
5)戶外活動時隨時補充水份,喝水量應比平常多些,以防水份大量散失導致脫水。
6)平日生活作息規律、睡眠充足,可提升免疫力,人體正氣足夠也可預防中暑發生。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家有未滿學齡5歲的幼兒,今年8/1起,育兒津貼將擴大發放2至4歲,每名幼兒每月可請領2,500元,第3胎以上幼兒每月再加發1,000元。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副署長許麗娟表示,沒有就讀公立、非營利或準公共幼兒園,且家庭綜合所得稅率未達20%、沒有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在2017年調查發現,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人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1.3%),但與10年前比較,總失眠人口並未下降,尤其是高年長者和女性兩大群族,失眠比例都比以前高,許多民眾不知該如何正確使用安眠藥,尤其是特殊族群該注意什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大家都知道運動對於減重瘦身與維持健康的重要性,但大部分的人真的想執行時,往往感到知易行難而放棄。如何讓運動持續下去,進而培養成為生活中自然的習慣,必須先對運動瘦身有正確的認知,使用有效率的方式,勿操之過急,給自己合理的目標與進度,在每一階段看到應該有的成效,就會有堅...

閱讀詳情 »

攝護腺癌在美國居於男性癌症首位,台灣近年因飲食西化也有逐漸攀升的趨勢。通常早期少部分的人沒有任何症狀,一部分的人會有尿急、排尿困難、尿流較小較細、會有尿不乾淨感覺、頻尿、夜尿、血尿或血精。若發生骨骼或腰背部疼痛、骨折或脊椎受到壓迫而產生神經的症狀時,則已進展致晚期階段。 建議45歲以上有攝護腺癌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