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西醫合力治癌 抗癌之路走得較輕鬆

中西醫合力治癌 抗癌之路走得較輕鬆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8歲的乳癌患者,原本被醫師判定只剩半年,但在中西醫合力積極治療下,23年來雖經三次復發,至今依然健在;頭頸癌患者手術後頸部肌肉緊繃,疼痛難耐,經中醫針灸後獲得緩解。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葉家舟建議,癌症患者可以中西醫合併治療,協助抗癌。

西醫為主 中醫為輔

根據健保資料庫的統計,大約三~五成的癌症患者在正規西醫治療之外,也同時接受中醫療法進行調理。且中西醫學已逐漸形成「西醫為主、中醫為輔」的共識。但中醫師必須非常了解西醫的治療療程及治療經驗,才能根據患者的個別狀況以及放化療的副作用,進行輔助性的調理。

葉家舟主任指出,中醫在癌症治療中,具有祛邪作用,能促進癌細胞凋亡或抑制癌細胞增殖;扶正作用,能調整免疫系統功能,刺激抗腫瘤的免疫能力;增敏作用,可以提高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的效果;減毒作用,能夠降低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或手術的不良反應。通常癌友會因化療中想減輕不良反應,如噁心嘔吐、食慾變差、白血球血小板降低、貧血等,或是放療及化療後改善後遺症,如失眠、胃口差、口乾舌燥、疼痛等,以及開刀後需恢復體力時,求助中醫。

治療前服中藥 防不良反應

葉家舟主任舉例,一位白血病患者化療後全身虛弱無力,無法下床,用中藥補中益氣,恢復體力。一位鼻咽癌患者無法吞嚥,經服用中藥治療四天後即可吞嚥,因此,患者可以在接受治療前即開始服用中藥,對不良反應的預防效果較好。若是癌症患者經化療後,肝腎功能急遽惡化,或服用中藥有疑慮者,則可嘗試針灸治療,針對患者所出現的失眠、疼痛等與自律神經相關的不適症狀,多少可以發揮緩解的作用。

定期回診 調整藥物

凡是藥物都會有副作用,葉家舟主任提醒,不要自行長期服用同一處方或固定藥物,或是短時間內自行服用大劑量中藥,以免造成中毒或猛爆性肝炎的悲劇。葉家舟主任建議患者定期回診,由醫師根據病人的體質及服藥後出現的反應,進行劑量及藥物的評估與調整,將副作用降至最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6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健康養生概念從八段錦開始。」臺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梁雅淳表示,年紀漸長、機能衰退,視力會模糊、眼睛痠澀有霧感、乾癢,造成長輩困擾,如果血糖過高,可能合併黃斑部病變,膝關節退化則使長輩減少運動或走路,代謝速率會下降。年紀大機能老化 打八段錦增活動量因此當年長者動態活動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根據國健署106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自述無慢性病的民眾,健檢後竟47.5萬人(25.8%)血脂異常。馬偕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黃麗卿指出,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可能都沒有症狀,容易被民眾忽略,呼籲40歲以上民眾多利用國健署成人健檢,發現問題、及早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市面上許多業者販售電子煙都會以維他命棒、電子果汁等名義,藉此吸引兒童青少年嘗試,造成電子煙逐漸氾濫,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107年檢測1,102件電子煙油結果,尼古丁的檢出率為80.9%,顯示電子煙所隱藏的危害,因此衛生福利部跨部會動員,召集各部會共同合作,要全面防制電子煙...

閱讀詳情 »

國健署公佈的每日飲食指南中,豆製品是蛋白質的最好來源(連結),不過市面上的豆腐種類千奇百種,到底又有什麼不一樣呢?其實一般豆腐的製程都差不多,主要差異都在加入的凝固劑和原料,今天就讓營養師為你好好說明它們有什麼差別吧! 1. 嫩豆腐: 嫩豆腐又稱為「絹豆腐」,在製作的過程中使用凝固劑,像是氯化鎂或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