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並非壞小孩!過動症延誤治療恐產生憂鬱

並非壞小孩!過動症延誤治療恐產生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是兒童常見的精神疾病,但因容易讓家長、老師對他們貼上壞小孩標籤,所以,導致延誤就醫的情形經常出現,甚至還可能會造成心理創傷,進而產生憂鬱傾向,因此,提醒家長不可輕易忽視ADHD! 

舉例來說,像是一名10歲的小傑,自國小一年級起,聯絡簿裡總是三天兩頭地出現紅字,不是寫著上課不專心,就是話超級多,干擾其他同學上課等,剛開始爸媽認為是自己沒有把孩子教好,所以,會訓練他做些簡單的事情,但總是需要重複說明個好多次,且學一樣忘一樣,漸漸的爸爸耐心被消耗殆盡,開始用體罰的方式來處罰,使得他的自尊心大幅跌落,變得易怒、容易流眼淚,曾在一次與媽媽的嚴重衝突後,說自己是蠢蛋,很恨自己想去死,最後,到了醫院身心科接受評估和治療,而現在他不但日常生活變得井井有條,與爸媽的親子關係也大幅改善。

持續地過度不專心、過動 皆為ADHD症狀

嘉義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陳錦宏醫師表示,小傑是典型注意力不集中(ADHD)的病童,往往父母和孩子都得走過很長的冤枉路後,才得到適當的治療方式,一般來說,ADHD的表現特徵包括持續地過度不專心、過動,只是每個人的表現方式不一。

ADHD易導致大腦和人格發展長期的障礙

ADHD因在兒童發展的重要階段發生,症狀影響和社會發展歷程的交互作用,使得病童與家人得面臨學校適應、學業表現、人際和家庭關係的負面影響,也因此容易導致兒童大腦和人格發展長期的障礙。

6歲以前的病童可能只有注意力不集中或過動的問題,12歲以後卻可能因上述惡性循環衍生出諸多共病情形,諸如:情緒障礙,學習障礙,反抗對立疾患 (易怒,指責他人,反抗規則等),品行行為疾患(打架,說謊,偷竊,逃學等),物質濫用及憂鬱症等,對終生學業成就,工作成立及生計維持均有重大影響。
工作損失。

全台僅有近2成病童 接受治療

在治療方面,陳錦宏醫師表示,ADHD藥物治療發展已超過五十年,近年來更有新式藥物的出現,近8成病童的注意力、控制力可在藥物及行為治療協助下有所改善,6成病童的成績能有進步,但目前比較嚴重的問題,在於是只有少部分的病童接受治療,據健保資料庫分析發現,只有近二成的病童接受診斷與治療。

主要的原因在於經常被誤解是不認真、不專心或調皮,但已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ADHD其實是大腦神經認知功能的缺損及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調,使得病童出現不專心及過動的症狀,只要藉由藥物協助調整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皆會有所改善。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70歲的王老先生是一名退休司機,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病史。因流感重症併發肺炎住院,經克流感、氣管內管插管,入住加護病房治療,2週後病情終趨穩定。 王老先生心有餘悸,平常有運動習慣,自覺身體勇健,不易感冒。但住院前幾天突然肌肉關節痠痛、喉嚨痛,自覺應該只是暫時的,隔天還...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症狀的描述,而不是病因。像下背痛、臀部痛、大腿及下肢延伸疼痛,甚至痠麻痛,或像針刺到一樣延伸到腳底,常被叫做坐骨神經痛。什麼樣的原因會造成坐骨神經痛呢? 腰臀部肌肉緊繃 也可能壓迫坐骨神經 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陳建閔說明,腰椎是由一塊塊的骨頭疊成,中...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名16歲的高中女生有著全口凌亂的牙齒,2年前在母親的陪同下到牙科就診時略顯退縮,接受牙齒矯正治療後,漸漸從討厭露出牙齒,轉變到現在能自在交談,蛻變成一名愛笑的女孩! 若有齒列不正問題 可能影響咀嚼功能、發音、口腔衛生 烏日林新醫院牙科醫師陳姵璇說明,臨床牙齒矯正...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75歲的林伯伯以往健康良好,體檢都沒有發現明顯異常,每天早上都和鄰居好友至附近公園運動,打打太極拳。然而這2年多來林太太逐漸發現林伯伯有記憶力逐漸下降情況。起初只是交代要採買的青菜水果遺漏項目,近半年逐漸惡化,常翻找個人物品遍尋不到。 後來更出現早上出門運動後至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