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需要開顱手術,就能使腫瘤縮小?!搞懂放療界的達文西:電腦刀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不需要開顱手術,就能使腫瘤縮小?!搞懂放療界的達文西:電腦刀

醫療的進步下,讓許多疾病不再是不治之症。除了加馬刀,可以在不需要任何開顱手術的情況下,能使腫瘤縮小;這回,將介紹同樣以立體定位放射手術為名的「電腦刀」,兩者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全身性腫瘤皆可用

不需要開顱手術,就能使腫瘤縮小?!搞懂放療界的達文西:電腦刀

三軍總醫院電腦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治療中心主任黃文彥指出,電腦刀是一種X光高能量的放射線,含有600萬伏特的直線加速器,可精準地集中射線,投射於體內腫瘤病灶的位置,破壞癌細胞,使其DNA斷裂,達到治療的效果。

經美國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及衛服部食藥署核准,證實電腦刀可使用於頭顱內有多顆腫瘤,甚至全身性的腫瘤都可使用,特別是針對肝癌、肺癌的治療。電腦刀有即時監測同步的系統,配合患者的呼吸做調控,再透過體外數位影像導航定位,使放射線能夠隨著腫瘤移動,做同步動態型的放射手術。

 

適用於早期 不能開刀者

不需要開顱手術,就能使腫瘤縮小?!搞懂放療界的達文西:電腦刀

黃文彥醫師進一步解釋,由於加馬刀已有近50年的歷史,臨床上的研究與醫師的經驗相對較多,對於病灶的治療也十分準確,但缺點在於,需要以頭架固定,讓釘子釘入頭骨,大多數的病人都會感到害怕。反之,電腦刀則是利用專屬面罩,在保護正常組織的情況下做治療,兩者的準確度差不多,不過電腦刀操作過程無法100%確定病人不移動,所以會持續使用X光片拍攝出即時影像,確認腫瘤位置。

針對常見的適應症,黃文彥醫師特別做了說明:

1.肝癌:先在肝臟以電腦斷層定位方式植入5至6根定位針於腫瘤附近,傷口約0.2至0.3公分。
2.肺癌:研究發現,對於不適合手術的第一期肺癌選用電腦刀治療,效果相似於開刀的結果。治療不需植入定位針,只需3至5天,每天1至2小時即可完成。
3.脊椎:同樣持續使用X光片即時攝影,確認定位。
4.顱內腫瘤:適用於3公分以下的腫瘤,當腫瘤太大效果便會不佳。

由此可知,一開始就要確定好治療方針是很重要的,當腦部腫瘤大於3公分,則要考慮各項因素,而肝、肺部的腫瘤,在5公分內治療效果是最好的,特別適用於罹癌初期,病人年紀過大、本身有慢性病,或者體力不佳無法負荷手術者。

 

輕微的副作用

另外,每項治療一定都有它的副作用,詳細的敘述請參考下方:

1.肝癌:一次療程約5天,每次1至2小時;治療中偶有頭暈或輕微的噁心、腹痛,多半治療後會緩解。

2.肺癌:一次療程約3至5天,每次1至2小時;過程一般來說不會有不適,晚期則有可能出現「放射性肺炎」,雖90%無症狀,但有10%者會有乾咳症狀,建議定期回診、追蹤。

3.頭部:一次性療程,每次30分鐘至一小時。副作用不太顯著,少數會有頭暈、噁心或嘔吐的現象。

 

電腦刀 VS. 加馬刀

不需要開顱手術,就能使腫瘤縮小?!搞懂放療界的達文西:電腦刀

 

【延伸閱讀】

不動刀!也能縮小腦部腫瘤

糖尿病惹的禍,視力差、腦中風!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臉色蒼白、手腳冰冷的症狀常被認為是貧血造成,所以只要有類似狀況,民眾往往會認為自己可能貧血了,便想要藉由多吃鐵質含量豐富的食物改善。傳言吃富含鐵質的葡萄、葡萄乾可以改善臉色蒼白和手腳冰冷,這是真的嗎?國健署表示,造成貧血的原因有很多種,例如蛋白質營養不良、葉酸與維生素...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新北報導 今(21)日新北市劉美芳議員、邱烽堯議員、王威元議員、廖先翔議員、馬見Lahuy.Ipin議員、宋雨蓁Nikar.Falong議員開記者會建請侯友宜爭取中央訂定發放防疫獎金的統一標準,在獲得中央首肯補助之前,希望能以第二預備金先加發。 對於諸位議員熱心替辛勞加班的第一...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口罩實名制3.0上路倒數還有一天!還搞不清楚怎麼買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1)日便秀出圖板,提醒民眾只要「一卡在手」,在四大超商就能同步完成預購跟繳費,程序更簡化;另外,透過手機、電腦預購口罩者也同步開放可立即繳...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衝擊下,政府決定加發弱勢「救命錢」連續3個月,每人每月加發生活補助1500元!第一個月已經陸續入帳了,衛福部今(21)日表示,昨起各縣市政府已將4月份的1500元生活補助加發金撥予民眾,符合資格的7大類族群最遲23日就能刷本子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