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量血壓習慣差 百萬人患高血壓不知情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現代人飲食習慣不良、壓力大,又缺乏規律運動,高血壓年齡層逐漸下降,然而據調查,台灣有6成5民眾沒有側量血壓的習慣,卻讓造成高血壓的因子充斥生活,導致超過3分之1的人不知道自己是高血壓患者,以國健局統計推算,全台有高達161萬人不知到自己罹患高血壓!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針對1068位20-50歲台灣民眾,進行高血壓認知度調查,調查顯示,高達8成民眾每天運動不超過30分鐘,4成6民眾喜歡吃油炸食品,尤以20-39歲比例最高,這些不良飲食習慣,導致超過4成40-50歲的人BMI值及腰圍比例超標,暴露在罹患高血壓的風險中。

調查另發現,6成5民眾沒有測量血壓習慣,即便有量,超過6成的人知道血壓值偏高也不會就醫。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蔡克嵩教授表示,高血壓可能引起腦中風、心絞痛、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剝離性動脈瘤、腎臟功能缺損、視力障礙、頭暈疲倦等併發症,積極量血壓是避免併發症第一步解決之道!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陳文鐘教授指出,民眾應養成每天早晚量血壓的習慣,即便是國小學童,有家族史或肥胖者仍需注意血壓值。若量出收縮壓與舒張壓分別在160與100毫米汞柱以上,必須立即就醫;收縮壓在140-160之間,應連續一週每天早晚量血壓,若仍偏高則尋求醫師診斷;服藥中的病患,收縮及舒張壓分別在130與80毫米汞柱以上,就須與醫師討論用藥是否調整。另外,糖尿病、心臟病與腎臟病患,可諮詢醫師尋求協助。

如何正確量血壓?陳文鐘說明,以舒適姿勢做在靠背椅子上,雙腳平放至少休息5分鐘,若在冬天,避免穿過厚衣物影響測量數值,可穿著薄衣直接測量,不需刻意挽起袖子;為求謹慎,可量兩次中間間隔1分鐘;若是第一次量血壓者,需兩手都量取較高數值。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64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人體囤積太多膽固醇或從食物攝取過多膽固醇,就有可能造成血脂異常,導致高血脂,這時就必須仰賴降膽固醇藥,舒緩症狀;嘉義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藥師林維哲指出,尤其晚上是人體製造膽固醇最旺盛時期,若能晚上服用相關藥物,效果的確較佳。許多患者都會詢問降膽固醇藥應該何時服用較好;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由於夏季是颱風旺季,對於登革熱的居家預防需特別留意;醫師建議,在家中應該裝設紗窗和紗門,若有不用的花瓶和容器應該倒放,家中的花瓶和盛水的容器應該每周清洗一次,睡覺時則最好能掛上蚊帳,放置於戶外的廢棄輪胎、積水容器最好妥善清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感染科主任王登鶴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高齡化社會來臨,年長的慢性精神病患對於照顧需求,與日俱增。因此,為了減輕家屬照顧負荷,協助慢性失能或年老精神病患維持生活品質,成大斗六分院因而成立精神護理之家,設立了包括急性病房、慢性病房、日間病房與社區復健的居家治療,提供完整的醫療照顧模式,預計於8月中旬正式提供服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台灣接連發生意外事件,造成多人傷亡,也讓很多罹難者家屬、救難人員等,出現創傷後壓力疾患;高雄長庚醫院身心醫學科臨床心理師劉銘雄指出,創傷後壓力疾患恐會讓患者重複出現創傷畫面,甚至影響情緒,容易憂鬱、自責、失眠以及驚嚇等症狀。其實,若能透過心理急救的介入方式,就能有效疏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