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不能不看!遇上燒燙傷意外該如何處理?


台灣新北市八仙樂園粉塵爆炸重大意外,造成約500多人灼傷,是台灣史上首例,根據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官網解釋,燒傷的輕、重之分,是依照皮膚損傷的深淺程度可分為四等級。衛福部台中醫院也提供傷燙傷處理原則,包含立即性處理、禁忌以及後續照顧。

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官網資料指出,燒傷與其它病症相同,有輕微和嚴重之分,是藉由皮膚損害深度、面積作為判斷依據,共分為四級:

一度燒傷:指表皮淺層受到燒傷,會出現皮膚發紅、腫脹、有明顯觸痛感、約3-5天即可癒合,無疤痕。

二度燒傷:又分為淺二度燒傷、深二度燒傷。前者是指表皮層、真皮表層(約三分之一以上)受到灼傷,症狀為皮膚紅腫、起水泡,有劇烈疼痛及灼熱感,約14天內就能癒合,會留下輕微疤痕或無疤痕。後者則是燒傷深度範圍到達表皮層、真皮深層,皮膚呈淺紅色、起白色大水泡,較不感覺疼痛,約21天以上可癒合,會留下明顯疤痕,需儘早植皮治療,避免感染。

三度燒傷:全層皮膚遭到灼傷,皮膚呈焦黑色,乾硬如皮革,或為蒼白色,色素細胞與神經皆遭破壞,疼痛消失,須依賴植皮治療,無法自行癒合,會留下肥厚性疤痕,造成功能上的障礙。

四度燒傷:損傷範圍包含全層皮膚、皮下組織、肌肉、骨骼,皮下脂肪、肌肉、神經、骨骼等組織壞死,呈焦炭狀,須依賴皮瓣補植治療、電療等特殊醫療,部份需截肢。

當遇到傷燙傷意外,該如何處理?衛福部台中醫院官網資料說明,應做立即性處理急救五步驟:

1.沖:以冷水沖洗傷口,持續10分鐘以上,禁止直接冰敷。

2.脫:手傷部位會引起腫脹,除去束縛性衣物,如衣物與傷口黏在一起,就不勉強脫除。

3.泡在冷水中泡30分鐘,除去餘熱。

4.蓋:用消毒或清潔無絨毛的敷料遮蓋。

5.送:盡速送醫治療。

要注意的是,有水泡時,勿將水泡用破,避免發生感染;傷口勿塗肥皂、牙膏等,防止傷口惡化;勿用黏性敷料,像是膠布或棉花等直接包裹傷口,避免傷口再次遭到傷害。

在後續治療部分,換藥要注意無菌且保持傷口乾淨、癒合的皮膚十分脆弱,應穿寬鬆衣物、清洗時以中性肥皂,擦嬰兒油保護,避免日曬,預防色素沉澱。



資料來源: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衛福部台中醫院。




本文出處《欣傳媒》《欣傳媒》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流感疫情已脫離流行期!衛福部疾管署今(3)日發布流感疫情,全國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持續下降,研判已經脫離流行期。然1名28歲年輕病患,1月中旬感染疾病就醫收治住院,2月中旬病症加重死亡,目前確認該病患沒有施打本季流感預防疫苗。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

閱讀詳情 »

轉頭就出現「暈眩」 及早就醫免心慌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暈眩」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嚴重的...

閱讀詳情 »

椎動脈狹窄 男激動就暈眩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暈眩」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嚴重的話走路都走...

閱讀詳情 »

暈眩想吐,一腿麻木,竟是腦幹少一條動脈作祟 1.暈眩的大概原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暈眩」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