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正確渲染ADHD 臺灣兒少精神醫學會沉重呼籲...

不正確渲染ADHD 臺灣兒少精神醫學會沉重呼籲...

()

由於網路的發達,不時有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治療模式的質疑或是偏頗,不正確渲染的報導,又有團體在全世界針對ADHD及精神醫療的攻擊,這些在過去10、20年對世界各國的影響漸漸的減少,但卻在臺灣愈加盛行。

用藥受到質疑

生平第一次和立法委員互動,要從今年4月初說起。當時收到賴理事長的訊息,提到因為某團體連同具利益相關的中醫師、藥師、專科醫師,每天發10多封信給立法委員,特別是環衛組的立法委員,質疑國內ADHD的用藥安全及倡導另類治療。環衛組隨即在4月13日召開了全日的質詢會。

臺灣資源仍不足

我開始尋找所有環衛組立委的連絡方式,並一一親自以電話聯絡,無法接聽電話的立委,亦透過個人簡訊告知,希望能夠拜訪說明專業立場。於是,質詢會議,大部分委員對這議題都有正確的基本知識,但仍有一些無法聯繫上的委員,拿著某團體的偏頗資料照本宣科,並用以質詢衛福部和教育部的官員。雖然出現偏頗的質詢內容,但最後結論都是要強調臺灣在這部分資源的不足,國家應挹注更多資源來協助患有ADHD及其他發展、情緒行為問題的兒童青少年。

香精肥皂居然可治ADHD?

2016年5月底,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年會,同一天某團體舉辦研討會也請立委致詞,會中反精神醫療,並鼓吹所謂的「多元治療」,例如:販賣自認具有療效的香精肥皂、能量水等,對於如此荒謬不實的演講廣告,竟然獲得政府補助。

到了6月,受邀立委以及立委助理進一步深入探討ADHD,瞭解我們只是一群單純為了維護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醫師。

多元公聽會成員卻不多元

本以為此次事件應可告一段落,未料在7月底時又有委員將舉辦「ADHD多元探討的公聽會」,起初只邀請「多元」相關團體及有共同利益的中醫師、醫師,經由建議應請兒少精神醫學會出席,學會給予建議名單。雖然此公聽會強調多元,但竟未邀請教育、心理及職能等相關的專業人員參加。

學會自我省思以求全面性治療

公聽會之後,健保署、衛福部等機關針對目前兒青精神醫療的困境,予以協助;另方面,學會也認為需要自我省思,增強臨床實務工作技能,並檢討部分會員診療方式是否需要修正,以提供患者全面性有療效的治療模式。(文章提供/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 高淑芬)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0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39歲的吳姓男病患,十二年前突然感覺腹部腫脹不適,當時檢查發現是心臟衰竭所導致的腹水,經過治療雖然暫時穩定,但四年前因為心衰竭病情突然逐漸加重,必須進行換心手術,吳先生遂至醫學中心登記換心。但因供需不均,吳先生一直等不到移植機會,病患開始出險喘不過氣、呼吸不順等現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部立台南醫院中醫科主任陳俞沛表示,當女孩初經到來、男孩子變聲或夢遺代表著生殖器官發育初成,「骨骼生長板」即將閉合,此階段為青春期的「後期」,也是長高的最後機會,傳統轉骨方進場的時機。 普遍來說,會選用補腎中藥,常見的如續斷、杜仲、鎖陽、肉蓯蓉等,以幫助骨骼強健與生殖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 過多的糖份會增加身體氧化壓力與發炎反應,導致肥胖、高三酸甘油脂血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老化等問題。偏偏生活中含糖食物無所不在,含糖飲料、糖果、麵包、餅乾、冰淇淋、優酪乳等,都有相當高成份的糖隱藏在食物當中。在烹調過程中,額外添加的砂糖、果糖、蜂蜜、黑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許多父母認為孩子滿週歲後,就應開始訓練自主如廁。對我們來說易如反掌的如廁,卻是寶寶成長階段中的大事,也有專家曾說,若是在如廁訓練當中,孩子發現自己無法控制何時排便、如何排便,會產生嚴重的負面情緒,致使孩子憋尿、引起腎臟疾病。究竟如何訓練如廁、何時訓練如廁,美國兒科醫學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