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敢相信....所有媽媽現在都把高麗菜葉敷在胸部上了!還不知道就太落伍了!別枉費你當媽的天性!

  通常在產後的第3天開始,乳房因為血液循環增加,加上奶水開始大量製造,許多媽咪會出現腫脹的感覺,有些只是輕微的脹痛和發熱,有些卻是十分厲害,雙乳堅硬有如石頭一般,腫痛甚至往腋下延伸,導致雙臂因為疼痛而舉不起來。

不敢相信....所有媽媽現在都把高麗菜葉敷在胸部上了!還不知道就太落伍了!別枉費你當媽的天性!

(圖片擷取自來源
  一般而言,第二胎以上的媽咪感覺乳房腫脹的時間來得比較早,但是消退比較容易,第一胎的媽咪,腫脹的感覺時間比較晚,並且腫脹的程度比較厲害。腫脹可能僅侷限在乳暈處,或是乳房組織,也可能兩者都有。

  乳房太過腫脹時會導致乳暈被撐平,進而造成寶寶的含乳困難,若是寶寶僅含住乳頭,拉扯摩擦的結果,容易造成乳頭的受傷與疼痛。

  改善乳暈腫脹的方法

  可以嘗試在哺喂前20分鐘先冷敷乳房,減緩腫痛,然後要開始哺喂前,再稍微熱敷乳房幾分鐘,促使奶水流出,或是利用手擠乳的方式,將一些奶水移出。要注意的是,熱敷的時間不要太長,幾分鐘就好,避免讓乳房更腫脹。

  如果乳暈仍然很腫脹,尤其是生產時接受很多點滴注射的媽咪,乳暈很容易水腫。在乳暈處進行反向壓力按摩能夠讓乳暈周圍變得鬆軟,寶寶比較容易含上乳房。

  反向壓力按摩(Reverse pressure softening)

  將雙手的2~4指放在乳暈靠近乳頭基部的位置,施力往胸壁方向下壓;相同的方式,順著乳頭繞一圈操作

  越早開始哺乳,乳房越不易腫脹

  頻繁的哺乳,是預防乳房腫脹最好的方法。產後與寶寶24小時同室,有助於隨時觀察寶寶想要吃奶的徵兆,順著寶寶的需求,每1至3小時哺乳,一天哺喂至少8至12次。哺喂時,確定寶寶的含乳姿勢正確,並且有吸出奶水的吸吮動作。

  由於初乳的質地比較黏稠,媽咪可以在寶寶一邊吸吮乳房時,同時適度地按壓乳房,由乳房周邊往乳頭方向按壓,幫助奶水流出與減輕乳房的腫脹。儘量讓寶寶吸吮一邊的乳房直到鬆軟,再試著哺喂另一邊的乳房。

  促進噴乳反射,讓奶水順利流出

  如果寶寶在吸奶時睡著了,按壓乳房讓奶水流進寶寶的嘴裡,這樣做能夠刺激寶寶繼續吸奶。若是寶寶的睡眠時間超過4小時,乳房因為沒有哺喂而腫脹不舒服時,此時若不將奶水移出,持續的漲奶將會導致奶水的製造減少。可以試著幫寶寶換尿布,脫掉包覆寶寶的被巾,喚醒他,讓寶寶趴在媽咪裸露的胸前,鼓勵他吸奶。

  放上輕柔的音樂,沖個溫水澡,讓溫水沖沖背部,千萬不要用熱水對著乳房直接沖,或是將身體前傾,讓乳房浸在溫水盆中,其他像是幫媽咪按摩背部,或是喂奶前喝杯熱水,這些讓媽咪放鬆的方法都能夠促進噴乳反射,讓奶水順利流出來。

  利用高麗菜葉冷敷乳房

  如果在哺喂之間或是喂完奶,乳房仍然脹痛不已,可以在哺喂完後冷敷乳房。利用高麗菜葉冷敷乳房來舒緩腫脹不適,在國外已經行之有年。選擇葉片適合乳房大小的生高麗菜葉,洗淨後放入乾淨的塑膠袋內,置入冰箱的下層冷藏,之後取出高麗菜葉敷在乳房上,敷個20分鐘或直到葉片鬆軟,許多媽咪冷敷完1~2個小時之後會覺得舒服許多。不過一天使用不要太多次,避免奶水減少。

  另外將乾淨的尿布浸水後冷凍,在乳房上放條毛巾,再將冷凍過後的尿布用毛巾包裹覆蓋在乳房上,也能達到冷敷的效果。

**冰敷高麗菜要怎麼敷,簡單幾步驟如下:**

1. 先去買高麗菜,如果老公能替你準備更好。
2. 高麗菜片數盡量挑大片的為主,清洗乾淨後裝袋置於冷凍庫,或者是放在冰水裡置於冷藏庫。
3. 取出冰凍的高麗菜葉將胸部包覆起來,切記
要避開頭頭的位置!
4. 冰敷至高麗菜葉變軟就可以拿掉了。


  「頻繁哺喂」預防乳房腫脹

  新生兒時期的哺乳,並不鼓勵媽咪在親自哺乳之外,還頻繁的擠乳或在哺乳完「排空」乳房,不僅因為擠乳對剛生產完的媽咪是相當耗費心力的事,過度的刺激乳房會導致奶水製造過多,使乳房更容易腫脹,另一方面,奶水是一直持續在製造,根本無法「排空」。

  如果確定寶寶的含乳姿勢正確,並且已經能夠吸出奶水,但是乳房在哺喂完仍然感覺漲,此時才需要適度的將奶水擠出,利用手擠乳的方式比較不會對前端的乳房組織造成傷害,建議媽咪們務必在出院前學會手擠乳的方式(圖2-1、圖2-2)。通常只要擠到乳房鬆軟,媽咪覺得舒服即可,而不需要一直擠乳想要「排空」,頻繁的哺喂才是預防乳房腫脹的最佳方法。

  手擠母乳的方法

  先將手洗乾淨。

  舒服的站或坐著,拿著清潔消毒過的寬口容器靠近乳房。

  將大拇指放在乳頭上方的乳房上,食指在乳頭下的乳房上(離乳頭2到3公分)對著大拇指,以其他的手指托住乳房。

  手擠母乳注意事項

  將大拇指及食指輕輕地往胸壁內壓,避免壓太深,以免阻塞輸乳管。

  以大拇指及食指相對,壓住乳頭及乳暈後方,擠壓到乳暈下的輸乳管。

  反覆壓放

  開始擠壓時,有時不會有奶水流出,在擠壓多次後,奶水會開始滴出。

  一邊乳房至少擠三到五分鐘,直到奶流變慢,然後擠另一邊,如此反覆數次。

  以相同方式擠壓乳暈兩側,確定奶水由乳房各部位被擠出。

  避免以手指摩擦皮膚,手指的動作比較像滾動。

  避免擠壓乳頭本身,壓或拉乳頭不會擠出奶水,這就好像嬰兒吸乳頭一樣。

  可服用適當的止痛藥物

  萬一脹痛十分難耐,可尋求醫生的幫助,在其指導建議下,服用適當的止痛藥物。疼痛會抑制噴乳反射,減少奶水的分泌,如果因為擔心藥物而不敢服藥,自行忍痛,可能會反而得不償失。

  結語

  產後初期的乳房腫脹,是正常的泌乳生理必經過程,建議媽咪穿著具有支撐但是不會太緊或壓迫乳房的內衣,並和寶寶一起盡快學會正確的含乳與吸吮,多與寶寶相依偎,隨時注意寶寶想要喝奶的徵兆,滿足他的需求,頻繁地哺乳,就能很快度過這個階段,並且建立起奶量,享受為人母與哺乳的喜悅!

文章引用自http://www.whxilin.com/hyzx/126.html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號稱超馬界雙塔賽的縱貫台灣國際超級馬拉松賽,預計八天時間,要從基隆富貴角燈塔跑到屏東鵝鑾鼻燈塔,如今定居在台中豐原區的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牙科主任黃廷芳,長征560公里超馬跑到終點,趕在清明節回到屏東掃墓祭祖。今年已經六十歲的牙醫師黃廷芳,過去就曾帶領牙科團隊下鄉看診長達...

閱讀詳情 »

驚爆一幕!開車千萬不要夾在大車中間,實拍小車瞬間被夾扁人被擠爛。中午11時46分,一輛水泥攪拌車行至梅縣區梅州大橋西端圓盤時,因剎車失靈撞上前方小車後,再將其推至前面攪拌車,導緻小車被碾壓。車內兩人不幸身亡。   車禍現場  記者於12時20分抵達現場時看到,一輛銀色小車夾在兩輛...

閱讀詳情 »

廈門市民王先生的兒子是一位早產兒,愛人母乳不足,剛出生3天的兒子只能加奶粉輔助喂養。喜得貴子的王先生自然百般寵愛,「我每次給兒子沖奶粉時,都會特意多加幾勺,希望他吃得飽飽的。」可沒想到王先生沒等來孩子長胖的消息,小寶貝奶粉才喝了兩天,就出現嘔吐、腹脹、肚子硬等症狀,原本生龍活虎的寶貝也一下沒了精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45歲的陳媽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使用傳統藥物治療半年,關節仍然腫痛僵硬,在醫師建議下改採「T細胞生物製劑」,打針幾次後治療效果佳,關節腫痛程度減少很多,而且止痛藥及類固醇用量也降低,月亮臉的症狀也不見,讓她重拾往日笑容。收治上述病例的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