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舒壓★不執著的幸福:自在 不怕死的將軍,到底怕什麼?

智慧1自在 不怕死的將軍,到底怕什麼?

古時候有個能征善戰的將軍,非常喜歡收集古董。有一天,當他拿著一隻清朝的青瓷杯在手中把玩時,突然一個不小心,瓷杯溜出手外,將軍連忙一個射步,及時將正往下的瓷杯接著。不過,他卻是嚇出一身冷汗,全身無力地跌坐在椅子上。

將軍心想:「平日我率領百萬雄軍南征北討,出生入死,卻是從來沒有害怕過,今天怎麼會為了一隻瓷杯,受到如此的驚嚇呢?」

他就想通了一個道理,原來當我們的心貪著於甚麼的時候,我們的心就被繫縛在那裡,不得自在而受苦無窮。於是,將軍把瓷杯一丟,瓷杯雖粉碎在地,他的心情倒是海闊天空,無牽無掛,又回到了昔日的豪情壯志。

大師父開示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內心無貪即可離開繫縛,這是值得我們用功的自在心境。

一般人不知道學佛,不知如何尋找清淨的解脫道,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迷戀於世間的欲樂。有些人重視財富,看不透財富乃五家所共有,一場火災、一場水災,或者敗家子等等,都會令我們的財產隨時消失,無法永恆保存,所以它也沒有辦法讓人的內心得到安樂。

有些人卻希望自己居高位、掌大權,喜歡掌聲、渴望讚美,而受到名位的繫縛。也有人放不下對親緣的眷戀,此深細難捨的繫縛,會令人在生離死別之際痛苦難當。而人們最摯愛的是自己的性命,想要無病延年,但也是避免不了面對死亡的到來。

這些現象都如同有名的四非常偈所述:「積聚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要當離,有生無不死。」總之,世間樂事終究不能依靠,不可貪著,當我們能確實體悟一切無常,內心就會想要尋求一個歸屬;而我們的究竟歸屬就是「覺知、正心、清淨」永恆不變的自性三寶。

本文摘自《不執著的幸福:大師父教你頓悟的55則智慧》一書

不執著的幸福:自在 不怕死的將軍,到底怕什麼?

★學習佛法前一定要讀的幸福法則。讀它,然後了解佛法!
★本書不說大道理,只從55則故事帶你輕鬆領悟佛法。
★學會佛陀的智慧,讓你不用再汲汲營營的憂愁煩惱,練就一種怡然智得的輕鬆自在。
★幸福不一定是擁有,不執著才能讓你幸福

 

 

幸福不一定是擁有,不執著才能讓你幸福

    
  生命充滿了各種情緒與情感的交織,
  其實得到不一定幸福,幸福不一定是擁有。
  得到也不一定是快樂,快樂也不一定是擁有。
  只有不執著,沒有粘著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我們常問
  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卻沒有人看到?
  為什麼她總是看不到我的情意?
  為什麼每次出門都事事不順?
  為什麼我總是活的不快樂?

因為你太過「執著」,你太在意別人的目光、別人的想法和別人的態度,卻忘記你活著是因為你自己。本該讓自己開心、讓自己快樂,卻一直將目光向外望去。

本書透過大師父的55則小故事教你「不執著」的學佛智慧,讓你能夠活的自在也能活的幸福。


作者簡介

淨明


於追求真理過程中,曾研究超自然科學,以及超自然現象。許多不解之謎,於佛門中獲得解惑。從此結了佛緣,並有幸於道場中當任淨人。1990年開始勵志 研習佛法,並以《大智度論》般若空觀為主要學習思想。著有《心相知機》 (一)、(二),《科技時代淨土妙法》、《不淨觀》、《佛事儀軌》、《藏傳佛教各宗派思想體系總表解》。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是什麼困住了你 文:杏語心靈診所 資深治療師 簡綾凡 曾經看過一則很可愛的小故事。 一位小男孩很迷戀馬戲團,尤其是馬戲團裡的動物表演,其中最引他注目的是裡面的大象。從表演到結束的這段過程,這頭大象始終被綁在一個小小的木樁旁邊,木樁上的鐵鍊扣住其中一隻象腿。 小男孩百思不得其解,這只是一個很小很小的木...

閱讀詳情 »

當愛已遠逝 文:李韋蓉 不同的死亡原因,常帶給生者不同的悲傷反應,也影響喪親(bereavement)後的適應。死亡的原因有很多,通常學者們都將喪親的型態(types of bereavement)及喪親後的悲傷反應,分成二種。 一種是有心理準備的預期悲傷,它被界定為一種悲傷過程,是在預知失落的事實...

閱讀詳情 »

   【寫在前面的三言二語】 對於經常久坐的現代人來說,一個好的靠腰墊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可以有效緩解身上的酸痛感覺,然則市售的靠腰墊往往都在材質及功能上略顯不足,這次非常開心有機會參與源之氣竹炭透氣護腰靠墊的試用體驗,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源之氣竹炭透氣護腰靠墊的完美表現吧!&n...

閱讀詳情 »

【不抱怨是力量,抱怨也是啊】 昨天打了是你選擇了憂鬱,就被一個朋友砲了「啊你就最愛抱怨又最多負面情緒了」 沒錯!我完全承認,所以其實關鍵點不在抱怨和負面情緒。每一個人都會抱怨,重點是抱怨完了之後,你會做什麼? 很多人抱怨完了之後,心情更不爽了,覺得全世界都欠他,憑什麼他這麼努力這麼辛苦,卻換得這樣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