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吸菸就安全? 醫:不少肺癌病患無吸菸

不吸菸就安全? 醫:不少肺癌病患無吸菸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根據衛福部102年的統計分析發現,新診斷的肺癌病患中,最年輕的病人只有28歲,肺癌中又以肺腺癌最多;醫師提醒,若民眾是屬於高危險群並且未定期篩檢肺部者,建議至少兩年一次,才能有效降低國人逐年上升的肺癌死亡率。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內科部暨胸腔科主任柯政昌醫師表示,在台灣,肺腺癌比例漸增,約占所有肺癌病例的七成,不少肺腺癌病患多為無吸菸女性。不過吸菸仍是肺癌的高度危險因子,有研究推斷,除了亞洲人基因的特殊性外,低劑量的致癌物,如焦油濃度較低的菸品、二手菸或空氣污染,因會滲透至肺臟末梢處,進而提高罹患肺腺癌的風險。

肺癌初期並無症狀,但當患者出現咳嗽、胸悶、胸痛、呼吸會喘、體重減輕、疲勞、骨頭疼痛等症狀時,80% 已是肺癌第3、4期,無法開刀治療,多以化療與標靶治療為主,放射療法為輔,平均存活約8個月。

柯政昌指出,末期肺癌,已經無法手術,只能做化療、放射治療與標靶治療,預後自然不佳。肺腺癌的病人必須接受腫瘤的基因檢測,再依結果來選擇個人化的治療方法,才能提高2、3倍的存活率。對於肺癌的早期發現,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輻射量為傳統電腦斷層掃描的百分之十,而且不用注射顯影劑,因此也能降低藥物過敏的危險。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戒除不良習慣、以保身體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41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台灣生技公司即將生產新冠病毒候選疫苗,並由台大病毒實驗室進行疫苗抗體中和試驗,發現注射新冠疫苗的小鼠,血清抗體出現優異反應,預計今(109)年第三季就能開始第一期臨床試驗,力拼明年秋天上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樂觀其成,但強調須嚴格測試副作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台灣抗疫有成,各國疫情逐漸趨緩,近期可能逐漸解封,國立臺灣大學公衛學院教授陳保中表示,面對新興傳染病將成為常態,各類傳染病皆可能爆發流行,長期來看應建立新的產業及職場文化,融入防疫緊急應變的概念。 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應納入職業安全管理系統 陳保中表示,以COVID-19...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從鼻腔內的兩種細胞開始!《自然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最新研究指出,人類鼻腔內的杯狀細胞(goblet cell)和纖毛細胞(ciliated cells),表現最多供病毒入侵的蛋白,很可能是新冠病毒最初的感染點,這類蛋白也表現在眼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42歲的王小姐近半年來常常一躺下睡覺就會感到一陣天旋地轉的頭暈甚至想吐,每次症狀約持續10多秒,本以為只是睡不好或貧血,但因症狀經常反覆出現,且服藥後仍無法痊癒,到耳鼻喉科掛號才由醫師診斷為耳石脫落症所致的眩暈。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耳石脫落可說是眩暈症常見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