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吃主食減肥,不只容易「體重反彈」,甚至要小心「更年期提前」

不吃主食減肥,不只容易「體重反彈」,甚至要小心「更年期提前」
人活著就得吃,吃東西是為了給人體提供能量,而所有吃下去的食物,都可以化為三大「供能神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其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最快最直接,也最經濟,塞倆饅頭往往比吃個雞腿更容易飽;脂肪通常作為能量儲備,當碳水化合物消耗得差不多了,就輪到脂肪供能;以此類推,當輪到蛋白質供能時,人基本上也就到了餓得前胸貼後背、眼冒金星的地步。

在人類減肥的發展史上,的確流行過這樣的說法,「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人們比較容易滿足,進食量會有所下降」,這就是所謂的低碳水化合物減肥法。

但我們通常吃的主食,也就是這些穀物雜糧,正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如果少吃或不吃主食,就會造成碳水化合物不足,更多地由脂肪和蛋白質來供能,但脂肪供能又需要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作基礎。

因此,不吃主食的直接後果就是,脂肪無法充分燃燒,蛋白質也會快速分解,吃進去的蛋白質和脂肪難以充分利用。

「不吃主食」可能確實會在短期內奏效,因為身體吸收少,所以體重會下降。但這種方法的最大弊端就是:除非堅持一輩子,否則一旦恢復吃主食,體重就會一路反彈。

不吃主食的後果,比肥胖更可怕

一些減肥人士在堅持不吃主食一段時間後,會發現皮膚變差、脫髮的情況,有人抱怨呼氣時有股爛蘋果味兒,還有人感覺記憶力下降,甚至出現脾氣古怪、情緒煩躁、難以溝通的跡象。這些負面作用想想都可怕,有一種提前進入更年期的即視感。

穀類是讓人更容易有飽腹感的食物,如果用雞鴨魚蛋替代,就會是高蛋白高脂肪膳食,這其實害處不小。

先說高蛋白,蛋白在人體內代謝會產生很多副產物,不僅會增加肝腎負擔,還會影響皮膚細胞正常代謝,何況蛋白質本來是構造人體的基石,偏偏要它分解去供能,這不是明珠彈雀嘛。

再說高脂肪,脂肪在人體內代謝會產生酮體,當酮體在人體內累積超出利用水準時,會導致代謝性酸中毒。同時,長期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吃法將會抑制胰島素分泌,降低胰島素敏感性,最終促使糖尿病的發生。

大量研究證據已經證明,盲目將膳食碳水化合物替換為蛋白質與脂肪,尤其是使脂肪供能比增大後,導致的能量來源失衡,將增大多種慢性病的發病風險;並且,粗糧的攝入減少也是讓肥胖、糖尿病發病風險上升的危險因素。

主食不僅要吃,還要粗細搭配

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關鍵就在於平衡。最新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十條原則,第一條就是「食物多樣,穀類為主,粗細搭配」。

穀類包括米、麵、雜糧,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堅持穀類為主是為了保持我國膳食的良好傳統,避免高能量、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的弊端。人們應保持每天適量的穀類食物攝入,一般成年人每天攝入250g-400g為宜。另外要注意粗細搭配,經常吃一些粗糧、雜糧和全穀類食物。

在五穀裡面通常認為稻米、小麥屬細糧,玉米、蕎麥、燕麥、小米、高粱、薯類等屬粗糧。粗糧中的鐵、鎂、鋅、硒的含量要比細糧多,鉀、鈣、葉酸、生物類黃酮的含量也要比細糧豐富。粗糧好是好,但吃多了會不好消化,增加腸胃負擔,鬧個脹肚、消化不良就得不償失了,所以粗細搭配才是王道。

現在時節正值秋高氣爽,寒露剛過,「燥」字當頭,飲食應以「潤」為主,一日三餐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各種穀物,也是對人體最為滋養的,所以在補秋膘的同時,記得配上一盤玉米、紫薯、南瓜等雜糧搭配的五穀豐登!

相關推薦

時下又到了橘子上市的季節。據《尋醫問藥網》,橘子有順氣化痰功效,特別是橘子皮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香油精等成分,能理氣、化痰、可治療嘔吐等。  柑橘別丟橘絡生活中許多人吃橘子時,喜歡將橘瓤外白色的筋絡扯得一干二淨,其實,這種吃法是不對的。據《中國食療網》,橘瓤外白色的網狀筋絡通常被稱之「橘...

閱讀詳情 »

房門對廁所門房門對到廁所門,會造成骨骼與肌肉的病痛及錢財流失。廁所是濕氣、臭氣、穢氣產生的地方,如果房門對到廁所門,剛好全部接收(尤其是強風倒灌的日子)。房門對到床房門對到床,會因對到身體不同的部位,造成對應部位的功能性病變。房門與窗戶是室內空氣對流的進出口,睡眠狀態時風會直接吹到身體,受到風寒的部...

閱讀詳情 »

浙江寧波一名女子因鼻腔長期出血,日前到醫院求診,經檢查後赫然發現她的鼻腔內竟有一隻蟑螂! 據女子表示,3個月前往露營,當時覺得鼻有點癢,但未有在意。之後發現鼻腔開始少量出血,一直反反覆覆未見好轉。女子向醫院求診後,檢查發現鼻腔頂部有一隻昆蟲,但料不到取出的竟然是一隻蟑螂! 由於蟑螂在鼻腔內時間太長...

閱讀詳情 »

疾病是健康的「絆腳石」,但人們又無法繞開它,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仁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李焰生用「打遊戲闖關」來比喻兩者之間的關係。在波折不斷的人生路上,腸胃疾病、腫瘤、心臟病等疾病如同一個個「隱形炸彈」,一不留神,它們就會為你的健康設關落鎖。小編特邀多科專家,共同總結一生高發的「疾病關卡」,並給出「闖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