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不再頭暈胸悶!「新方法」可以估心肌齡...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不再頭暈胸悶!「新方法」可以估心肌齡...

60歲陳太太,高血壓3年多卻不規則服藥,最近稍微跑步就會喘,胸口也有悶痛情況,聽家人建議接受健康檢查,高階電腦斷層顯示心臟冠狀動脈正常,而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心室明顯肥厚併心內壓力上升,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力(coronary reserve)也降低,重新整合高血壓和心臟用藥後,開始低鹽飲食與加強運動,情況有顯著改善。

腦中風、心臟病 風險增加

依據國民健康署研究結果顯示,18歲以上民眾約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高血壓常沒有明顯症狀,是典型的沈默殺手,因此民眾常會忽略,然而高血壓病人未來罹患腦中風、心臟病、腎臟病的風險顯著上升,高血壓性疾病更為10大死因第8名

氣促、胸悶 運動能力受限

所謂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力就是當心臟需要高耗氧量時,冠狀動脈擴張並增加血流量的能力,也因此不是只有心血管疾病才嚴重,就算是正常心血管,若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力不足,仍然可能會有氣促、胸悶和運動能力受限的情況。

頭暈、心跳下降及臉部潮紅

冠狀動脈儲備力最標準的的測量方式是在執行心導管時,用可以測量血流儲備分數(FFR)的導管,於施打腺苷藥物(Adenosine)前後測量,而非侵入性如心臟超音波,在適合的病人也可以測量到冠狀動脈儲備力,然而施打腺苷可能會造成病人胸悶、頭暈、心跳下降及臉部潮紅的不適感。

重視血壓、規律運動、飲食減鹽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瑋婷,藉由臨床超音波影像以及動物實驗模擬,發現藉由冠狀動脈收縮對舒張期的比值(S/D ratio),即可評估心臟肌肉退化情況,藉非侵入性超音波,可作更周全的心臟功能評估,呼籲民眾重視自己和周遭人的血壓、規律運動、飲食減鹽及良好的服藥習慣都是最有效的治療。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根據研究顯示約有1/5的中風是由心房顫動引起,且心房顫動患者發生中風的機率是正常人的4-5倍,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是正常人的兩倍。一旦有心房顫動,醫師會根據病人的風險,給予適當的藥物,可能包含抗凝血劑預防血栓,或接受較侵入性的電燒灼等手術。 一名80歲年邁的女性,過...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孩子的起跑點,是人生的第1個階段,根據衛福部2015年「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通報」調查指出,5成的慢飛天使是在滿3歲、進入幼兒園後才發現,甚至滿6歲後才通報遲緩,錯失早期介入的機會。許多4、5歲有動作協調問題的孩子因為已經會走路及跑來跑去,而讓家長忽略了他們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