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下背痛無法行走!? 醫師:選對治療才健康

下背痛無法行走!? 醫師:選對治療才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國外醫學文獻統計,近8成人一生中,會有一次以上失去工作能力的嚴重下背痛,而引起下背疼痛的原因,多為身體負重過大、姿勢不良、脊椎退化等。臨床上,就有一名52歲陳姓男子,多年前因背痛纏身,進行多次藥物、電療及復健治療後雖有改善,但因工作關係,需長期搬運重物,脊椎負重太大壓迫到神經根,導致右腿麻、痛,甚至無法順利行走,工作也因此耽誤,情急之下才轉診至疼痛科求診。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陳瑞源表示,這名患者近2周無法正常行走,已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及生活品質,外科醫師建議接受手術治療,不過由於陳先生擔心脊椎手術風險,遲遲不敢開刀治療,之後決定使用內視鏡導引介入性微創手術治療,目前疼痛指數已由8分降至3分。

下背痛主要發生在腰椎,然而脊椎又是支撐人體的重要骨骼,治療方式就變得格外重要,陳瑞源醫師解釋,傳統下背痛治療,輕則服用藥物或是復健控制病況,嚴重則選擇開刀治療,但開刀需全身麻醉,對於年紀較長或患有心血管疾病者風險較高;然而,隨著醫療科技的日新月異,目前內視鏡介入性微創手術的出現,對於不適合或不願開刀的患者,增加一個治療新選擇,只要在尾椎開個0.9mm的針孔,且僅需局部麻醉,不需住院也不需動刀,就有可能緩解下背痛的困擾。

陳瑞源醫師說明,內視鏡介入性微創手術為一導管輔助治療,手術時將內視鏡放入導管內,利用內視鏡影像確認神經疼痛的位置及病變處,再藉由導管的力量將沾黏組織清除,可透過內視鏡影像避免手術傷及周圍神經,若有較嚴重之沾黏可斟酌使用雷射燒除。不過此手術需自行付費,治療前應與主治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身狀況的治療。

陳醫師也提醒民眾,平時應保持正確的姿勢,避免久站久坐、減少身體負重,適當運動也能預防下背痛的發生;若已出現下背疼痛的症狀,請與專業醫療團隊討論,及早接受治療可減輕藥物的服用量,防止下背痛持續惡化,增進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177

相關推薦

冬天裡,吃著香噴噴的烤地瓜走在街頭,對不少人來說都算得上小享受。地瓜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食物纖維、維生素B6、鉀,能刺激腸道,促進排便等。專家指出,脾胃虛弱的人冬天吃地瓜可健脾補腎。但是吃地瓜也有很多的講究。 1最好中午吃 就一天中的時段而言,最好在中午的時候吃地瓜,因為吃完地瓜後,需要在人體內經...

閱讀詳情 »

想減肥的女孩首先要根治便秘,排毒是關鍵。用山楂來泡水喝,既減肥瘦身又健胃消食,今天要說的是水里加上乾山楂,喝3天,清腸刮油,永遠不會便秘,自然長不胖。        選擇好的干山楂   選擇干山楂時,盡量選擇顏色亮一些的比較好,顏色發黃的山楂說明曬...

閱讀詳情 »

現代人生活壓力日益增加,不只工作、學業煩忙,回到家還得為生活各種瑣事煩惱,常常直到睡前思緒都無法沉澱下來,因此容易有失眠、睡不好等問題產生,久而久之導致身心俱疲,成為身體健康的一大隱憂。 十個小方法幫助你促進睡眠 1、每天固定時間上床睡覺,固定時間起床,漸漸地將這樣的生活作息養成制式化的狀態。 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賽諾菲台北的員工為替燒燙傷病患服務的陽光基金會建立社區募款管道,運用隨手可及的瓶罐,客製零錢捐募款箱,並說服公司附近的商家或行號擺放募款箱,不僅增加基金會勸募管道,也聯合社區民眾或上班族攜手投入公益。 還有員工發現台灣有近19萬視障人口,但可供視障朋友使用的有聲書卻數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