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上班久坐少動 七年級壯男成「弱肌」

台灣一名年僅30歲、身材高大壯碩的男子,在金融業工作擔任管理職,每天熬夜加班、飲食不正常,逐漸意識到自己容易疲勞、體力變差且爬樓梯都會喘,還被冠上「弱肌男」稱號。於是去做體檢,其中體適能檢測結果顯示其核心肌耐力不足。醫師提醒,肌肉的質量在40歲以後會逐年下降,現代人缺少運動,加上飲食不均衡,蛋白質攝取不夠,長期下來容易發生跌倒、骨折,甚至間接影響死亡率。

黃婷毓表示,超過40歲,身體的每個器官的功能都逐漸開始走下坡。以肌肉為例,40歲之後,肌肉的質量每10年減少達8%,同時伴隨著體力的衰退,造成衰弱,容易跌到、骨折、生活品質降低、無法獨立生活等重大影響,也間接影響了死亡率。

雖然該男子年紀不到40歲,但類似病號不在少數。替該名患者診斷的台灣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婷毓指出。根據榮新診所2014年為155位體檢客戶所做的體適能檢測發現,30至50歲的青壯年族群,有48%核心肌耐力不足,仰臥起坐做不到10下就氣喘如牛,而其他的項目測試結果大致正常。而50歲以上族群,隨年齡增長,各項體適能項目則有一致性衰退,並伴隨肌肉量減退。體適能檢測可了解一個人的體能狀態,包括柔軟度、肌耐力、肌力、心肺耐力及平衡能力。

想要遠離「弱肌」稱號,加強肌肉質量,可從運動與飲食著手。運度部分,黃婷毓提到,各年齡層的體能狀態不同,加強訓練也不一樣,30至50歲的青壯年人,工作型態多為久坐,要特別注意核心肌群肌耐力的訓練,如平板式運動,將雙前臂放置地面,撐起身體,頸部、背部、雙腳打直呈一直線、臉部朝下,早晚各做五分鐘;若能兼顧心肺耐力訓練更佳。

50至65歲中壯年人,生活的擔子逐漸減輕,應該展開全方位的體能訓練,如規律的游泳、健走、騎單車等,可同時達到肌耐力及心肺功能的訓練。超過65歲的長者,常伴隨關節退化或心血管疾病,建議在醫師指示下進行個人化的運動訓練,並配合正確的飲食概念和營養補充。

飲食方面,黃婷毓表示,每一餐都要攝取至少一樣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其中的白胺酸,是維持肌肉構造及促進肌肉合成的重要成份。想要長肌肉需要補充足量的胺基酸及優質蛋白質,且補充的時間點以運動完後最佳。

常見富含白氨酸的食物,如黑豆、黃豆、含膜花生、牛腱、秋刀魚、鮭魚、肉魚、白蝦、全雞、糙米等,但對於有高血脂及高尿酸血症的人,在食物的補充上會有所限制,可透過營養食品來補充。近期發現維他命D不足與骨質疏鬆和肌少症皆有相關,除了補充此營養外,增加日曬時間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蛋白質的補充量以往根據WHO每人每日應攝取0.8gm/kg(體重)蛋白質,近期在有越來越多的抗衰老的文獻上提到,若想要達到預防肌少症的效果,應增加至1.2gm/kg(體重) 。黃婷毓提醒,若患有糖尿病與腎臟病的人,應在醫師指示下進行。她強調,抗老除了原本疾病的治療和預防之外,對於正常老化現象的產生應及早注意、加強體能訓練。



相關推薦

寶寶耳朵上的小洞是什麼? 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這是耳前瘻管,屬於耳朵構造異常的一種,但絕大多數不會影響正常聽力,即便長大後小洞也不會消失;若耳前瘻管出現分泌物時,只要擦拭乾淨即可,不可擠壓以免加重發炎症狀。  剛出生的寶寶,耳朵上居然出現了一個小洞,這是怎麼了?嚴重嗎?需要接受治療嗎?吳書毅醫師...

閱讀詳情 »

▲ CNEWS資料照 牙齒美學醫師任杏嫦提醒美白牙齒前得先做功課 匯流新聞網記者林姿錦/台北報導 近來社群網站出現不少網紅因參加美白牙齒課程,而拍下露齒大笑的宣傳廣告,間接帶動一股牙齒美白風潮,但專科醫師提醒,若是沒想清楚就盲目跟風,很有可能導致牙齒磨損,甚至還要花大錢做根管治療。 當代楊新牙醫診...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秋高氣爽,很適合全家出遊。不少家長會帶著孩子到農、牧場走走,最開心的就是看到孩子一見到可愛、超萌的動物,就會馬上迫不及待搶著近距離餵食,或是伸出雙手觸摸的開心笑臉,但也很擔心農場充滿各式各樣細菌,該怎麼做,才會對孩子最好?  根據「衛生假說」(hygiene hypothe...

閱讀詳情 »

圖:楊名權醫師說明,複合式生髮療程,是病患避免侵入式治療的新選擇。 (記者張耀元報導)知名導演黃駿翔近年來飽受地中海型掉髮所苦,原本擔心要植髮而遲遲不想治療;後來採用「複合式生髮療程」後,髮量明顯增加,讓他覺得從地獄回到天堂!羅丹診所楊名權醫師提醒,掉髮不是只有單一問題, 只要能及早就醫,一定都可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