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上廁所時愛滑手機?長時間如廁「3大危害」看這邊,當心坐馬桶坐出「痔瘡、子宮脫垂」!

原文標題:你上廁所時會看手機嗎?想要健康的女人都會看!

 

手機成為當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吃飯、睡覺從不離手,甚至是上廁所時也會帶着。可是這樣一蹲就是十幾分鐘甚至半小時,隱藏着驚人的婦科病隱患!

上廁所時愛滑手機?長時間如廁「3大危害」看這邊,當心坐馬桶坐出「痔瘡 子宮脫垂」!

 

上廁所時間長的3大危害!

 

▌ 易引發炎症

上廁所時間過長,密閉、狹小的空間充滿臭味,私處長期暴露在這樣的環境裡, 更容易導致各種炎症,如果這種習慣持續時間長,還需要擔心各種 慢性陰道炎和惡性婦科疾病。從這個角度而言,排便也應適當追求速度,儘量減少人在衛生間停留的時間。

▌ 易引發子宮脫垂、痔瘡

痔瘡是由於肛門周圍血管長時間流通不暢,導致擴張、屈曲形成的靜脈團,這和長時間上廁所有直接的關係。

研究證實: 排便時間超過3分鐘就可以導致肛門周圍靜脈曲張,導致淤血形成,從而形成痔瘡。

另外,長時間保持排便姿勢,會增大腹腔壓力,造成腹部內臟器出現下垂的傾向,其中最可能發生的就是 子宮脫垂,以及脫肛等等。

建議儘量縮短上廁所時間,也不能太過用力排便,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

上廁所時愛滑手機?長時間如廁「3大危害」看這邊,當心坐馬桶坐出「痔瘡 子宮脫垂」!

▌錯過便意,引發便秘

很多人會有在上廁所時玩手機,閱讀書報等習慣, 這樣必然會分散排便時的注意力,從而錯過了便意,導致便意遲緩或沒有了便意,人為地引起便秘。便意對於不少人來說很珍貴,一旦錯過,就可能再努力也排不出了。

而越是企圖通過閱讀或玩遊戲來消磨時間,來找回便意,就越會刻意抑制「便意」,導致條件反射消失,無形之中會延長上廁所的時間。

最好能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 這樣久而久之會形成條件反射。一旦便意來了,就要放下手中的事,速戰速決。

上廁所時愛滑手機?長時間如廁「3大危害」看這邊,當心坐馬桶坐出「痔瘡 子宮脫垂」!

摒棄不好的舉動,養成好的排便習慣,保護胃腸道的同時,還能有效避免很多婦科疾病。快轉發出去,提醒身邊的人,不能讓這個常見的壞習慣,損害了她們的身體健康。

 

本文來自 愛善天使女性社區 授權轉載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韓裔美籍撞球名將「黑寡婦」珍娜李(Jeanette Lee)驚傳罹患卵巢癌,已經第4期,且癌細胞全轉移至淋巴結中,家人透過聲明指出,珍娜李最多只剩幾個月、最多1年的生命。 國逆婦癌權威、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賴政鴻表示,治療卵巢癌的藥物愈來愈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碳排放情況日益嚴重,地球持續暖化,恐變成人類浩劫!長期致力於合成生物學的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所率領的研究團隊,成功創造出世界第1株「合成嗜甲醇菌」,利用溫室氣體轉化成的甲醇,來生產人類生活所需的化學產品,獲得科學界矚目。 以色列政府2月19日宣布廖俊智院長獲得2020...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0)日上午,衛福部食藥署署長吳秀梅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已完成牛津AZ疫苗緊急授權使用(EUA),下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也說,牛津AZ在韓國、德國、義大利的3個廠生產疫苗,都已完成EUA,只要疫苗抵達台灣,備妥所需文件,最快7天內就能提供民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80歲的伯伯,因血便來門診檢查,經過大腸鏡檢查,在直腸上段發現3公分左右的腫瘤,經由3D腹腔鏡手術,順利切除病灶,術後一周即出院,恢復正常生活。治療大腸直腸癌 常見腹腔鏡微創手術萬芳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盧延榕表示,腹腔鏡微創手術是目前大腸直腸癌手術常用的外科療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