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三陰性乳癌 多誘發於年輕族群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三陰性乳癌多發生於40歲以下的患者,且因細胞惡性程度高,淋巴結轉移較多,導致5年存活率比一般乳癌相對較低;成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陳雅萍指出,通常患者在罹病的3至5年間最容易復發,且惡化快速。

臨床上,三陰性乳癌患者除了必須面對治療上的艱難,也得調適心裡的恐懼;陳雅萍醫師說,乳癌在全身性治療上分為化學、標靶、荷爾蒙等治療,但三陰性乳癌對各類荷爾蒙藥物治療效果欠佳。

醫師陳雅萍進一步說明,通常傳統的化療、放射治療等,都恐會影響乳癌患者生育能力,甚至增加畸胎的風險,因此若具有生育能力的年輕乳癌患者,是否接受治療,以及治療對胎兒和母親的安全性,都必須進一步的評估較為妥當。

一般而言,乳癌患者35歲以下接受化療後,9成在一年內月經可以回復,而30至40歲的年齡層,則比例驟降約50%;陳雅萍提醒,早期乳癌若能提早發現及早治療,是可被治癒,因此,除了定期檢查,若出現症狀時,也要積極接受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209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許多家長為了孩子長高,總是會跟小孩說要多喝牛奶,除了正常三餐外,有時孩子想要吃點心吃宵夜,家長誤認孩子正在長高,就是要能吃就吃,恐怕沒想到如果不能均衡飲食,恐怕讓小孩不斷橫著長,身高在剛開始長比較快,可是到了青春期,身高成長速度可能大幅減緩,慢慢地身高就不如同儕。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許多人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時,可能會發現腎臟有1、2顆囊泡,這屬於單一偶發的良性水泡,只需定期追蹤;但如果囊泡顆數眾多就得小心了,可能是體顯性多囊腎,如未積極治療,到了5、60歲就必須洗腎。   41歲的王先生因長年腰痛,看過復健科、骨科都沒改善,最後才至腎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家孩子也常常沈迷於網路嗎,小心恐因此讓憂鬱情緒找上門,根據董氏基金會針對大台北地區國高中職生為對象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上網總時數越高者,憂鬱情緒指數越明顯;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尤其憂鬱程度越高者,為了與他人互動而上網的比例越高,且其中也發現平均每隔1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遠離大腸癌找上門,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但因大腸癌並未任何症狀,加上許多人誤以為肉眼觀察大便顏色只要正常,就並無需要篩檢必要,小心反而容易使大腸癌悄悄找上門;衛福部樂生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趙珂漢指出,大腸癌症狀與息肉的增長息息相關,因此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