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三人成虎! ADHD過動症須正視、勿輕信謠傳

三人成虎! ADHD過動症須正視 勿輕信謠傳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最近在台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俗稱過動症)忽然熱門起來,甚至在立法院數位立法委員也質詢起來,於是「過度診斷、過度治療」、「治療藥物的濫用」等以往會在網路流傳的言論開始正式在國家重要機構出現,也代表國家機器對這原本屬於醫療專業的領域可能要開始插手。

在網路上,有人說...

事件起因於有人在網路寫:「聽一位老師說,隔壁班一位老師,全班20幾個小朋友,就有12位被轉去看兒心醫師,看完診回來,有8位要服藥!」「兒心醫師對過動兒過度診斷與過度給藥的現象,已到達我經常接觸家長和老師時,覺得毛骨悚然的程度。」

網路「老師」、「家長」提供個案分享他們「不用診斷治療經驗」,順便譴責診斷與治療;網路「專家」也說「ADHD過度診斷過度治療」;演講、紀錄片、電視台、雜誌、報紙也說「ADHD過度診斷過度治療」;最後,立委也說「ADHD過度診斷過度治療」要管制。於是從聽說變成「事實」,並且根據這件「事實」甚至連國家機器開始準備有後續作為。

「聽說」真實性為何?

事情發展到現在,都沒有人查證過這件「聽說」真實性為何。幸好台灣有健保資料庫,從2011~2012年資料可知,小於18歲ADHD診斷盛行率是2.3%,用藥率是1.6%,「聽說」數值誇大了近10~20倍以上。

台版三人成虎與曾參殺人事件

這個是一個跟古人一樣水準的社會,三個人就可以成虎,現在網路上萬人眾口鑠金大概已成「虎虎虎」,老師、家長、醫師(尤其兒心醫師)就是現代被傳成殺人的「曾參」,這個事件,我稱之為「2016台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之三人成虎與曾參殺人事件」。

挑戰才正開始…

於是,近2年台灣兒心醫師們成立ADHD家族協會、赴立法院向立委傳遞專業訊息及立場、成立ADHD智庫系統整理及及宣揚實證醫學知識、深化ADHD研究生物心理社會各層面的內涵、編寫家長手冊、在教育部委員會建立精神衛生知識網絡、在各地教育局鑑輔會協助特教、在各社區紮根衛教講座,成為精神醫學界面對此議題的一種模式,用「To become better to face the challenge」態度來回應這個新時代的挑戰,而此挑戰才正開始。(文章來源/嘉義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陳錦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0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秋天早晚溫差大,流感、肺炎鏈球菌等病毒也開始蠢蠢欲動,醫師提醒家長。最好盡快帶幼童到醫療院所,施打公費流感疫苗及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以免家中過敏兒感冒,容易引起氣喘發作,甚至併發肺炎、腦膜炎等,可就悔不當初。每年10月1日,政府提供免疫力較低、高危險群,公費的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40歲的賴小姐,生活作息正常,不抽菸也不喝酒,日前母親因肺癌過世,擔心自己也罹患肺癌,到醫院檢查竟發現,右上肺葉有0.8公分的陰影,經由微創胸腔鏡檢查,切片確診為惡性腫瘤,並立即切除肺腫瘤及淋巴,賴小姐手術隔天就可下床自理,術後一周就回到工作崗位。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健保署從102年七月開始推動「健保雲端藥歷系統」,提供醫師及藥師查詢病人近三個月的用藥紀錄,避免重複處方,確保民眾不會重複用藥;但依據健保署103年五月至七月統計資料發現,第一波醫療院所安眠藥類處方重疊率最高為臺北榮民總醫院。為確保民眾安眠藥用藥品質,健保署持續監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酒」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成癮物之一,許多人開心也喝酒,不開心也喝酒;而酒作用在人體因可抑制部分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有類似安眠鎮定之作用。然而,飲酒過量將導致肝臟負擔,長期喝酒會導致胃炎、胰臟炎、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以及神經與心血管等系統的病變,不得不慎。世界衛生組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