餿水油事件愈演愈烈,加工食品、烘焙糕餅無一倖免,甚至大量流入小吃店、夜市,「不想吃到」幾乎不可能,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建議民眾,不妨多喝開水、多吃新鮮蔬果,加速代謝體內毒素;若擔心重金屬問題,則可多吃芭樂、番茄及奇異果等水果,有助於將重金屬排出體外。
逾千家業者用問題油品
不肖業者以回收的餿水油、皮革廢油等混雜而成食用油販售,引起社會震驚,尤其銷售網遍及全台,不論食品大廠或小吃攤統統中槍,連GMP認證廠商、知名老店也無法倖免,據衛福部食藥署追查流向,包括一、二層業者已超過千家使用問題油品,更引發民眾恐慌。
少吃重口味食材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餿水油經過再製,容易產生致癌物質,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中風等疾病的風險,由於此次事件牽連極廣,防範之道包括不吃來路不明的糕點,到小吃店或夜市少吃重口味的食材,如糖醋料理等。
皮革廢油含致癌物
顏宗海則指出,染過色的皮革廢油可能含有鉛或砷等重金屬污染,「砷」就是俗稱的「砒霜」,可能導致罹癌、皮膚病變,鉛也會傷害肝、腎;而加工環境髒亂,也可能產生黃麴毒素與苯芘,都是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致癌物的有害物質。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小常識:劣質油都可稱為地溝油
所謂「地溝油」是中國用語,泛指各種劣質油;狹義的地溝油,是指從下水道、餐廚垃圾坑道的食物殘渣中提煉出的油;廣義的地溝油則包括餿水油、不斷回收再使用的萬年油等,不肖商人為求暴利,回收廢棄油品後重新提煉、反覆使用,由於品質低劣,食用後將嚴重危害健康。
譚敦慈:多吃蔬果可解毒
已故毒物科醫師林杰樑遺孀、長庚醫院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PO文指出,地溝油可能含有黃麴毒素、重金屬、氧化膽固醇等,因此「解毒」方法是多吃深綠色蔬菜分解黃麴毒素、對氧化膽固醇可多吃洋蔥或高纖維的五穀食物、對重金屬則可多吃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奇異果、芭樂、蕃茄等。
用油前,聞一聞、看一看
至於如何判別劣質油品?譚敦慈建議,可觀察油品顏色是否混濁、滴2滴在手上聞聞味道是否難聞、或是下鍋時容易噴濺、也可能較為黏稠。
試試看在家自製安心牛油,絕無添加其他化學物,而且製作方法簡單又便宜喔!!看看影片怎麼做!!
**小小提醒**動物性油品請勿攝取過多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