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入中年夜尿多 小心糖尿病肝硬化上身

一入中年夜尿多 小心糖尿病肝硬化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進入中年的男性,常常半夜起床如廁,小心,你的內臟可以出問題了。北市一名50多歲男子,因半夜起床如廁的次數太頻繁,不僅睡眠品質下降外,白天工作時精神不濟,因此困擾不已。男子覺得健康可能出現紅燈,因年輕時可一覺到天亮,睡眠品質好,連尿意都沒有,怎麼會一邁入50歲就有夜尿呢?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秘書長暨恩主公泌尿科主任王炯珵醫師表示,「夜尿」的情況大致上有三大原因,睡眠障礙、內臟健康與膀胱。大腦主控睡眠,當人體失眠、焦慮、緊張,所以常起床如廁,夜尿次數自然增多。

許多人都有如病例中的男子一樣的情形,年輕時夜尿情況少見,一旦邁入中年就深受其擾。王炯珵醫師說,因年輕時,抗利尿激素分泌較充足,只需要再睡前排空膀胱,入睡時很少出現尿意,自然不會有夜尿的情況;而人一旦老化,抗利尿激素分泌下降或不足時,在人體進入睡眠時還繼續製造尿液,當大腦感覺到尿液量已達膀胱儲存量,就會有尿意,導致睡眠必須中斷,半夜常起床上廁所。王炯珵醫師提醒,夜尿次數多的民眾,要注意是否有糖尿病、肝硬化或有心血管問題,因此類疾病會造成利尿激素分泌下降,所以夜尿次數也會隨之增加。

至於,有些人說老化會使「膀胱變小」,因此上了年紀的民眾常有夜尿。對此,王炯珵醫師說明,若是有攝護腺肥大或是膀胱發炎確實會常有尿液,但是膀胱並非「生理上」的變小,是「功能性」被限縮。簡單的說,年輕時膀胱儲尿量可達300CC,也可順利排空,但一旦進入老化階段後,儲存300CC的尿液,卻只能排出150CC,所以常必須跑廁所。

醫師建議,有此問題的民眾應求診,也可避免糖尿病、肝臟問題上身,平時可多運動、睡前盡量避免食用西瓜、水梨等高水分的水果或是咖啡等利尿的食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62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日前有病童從花蓮慈濟醫院轉送台大兒童醫院,父母上網求民眾讓道,引發熱議。為降低轉運急重症病童的風險,臺大醫院兒童醫院急重症兒童轉院外接醫療團隊正式成立,讓病童在轉院外接時,可以獲得如加護病房般的照護,目前已幫助超過150位病童轉診。台大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李孟旃表示,移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41歲的小如,14年前確診罹患全身紅斑性狼瘡,雖長期服藥控制病情,去年卻因工作忙碌,未規律服藥導致發病,連續發燒數日、嚴重貧血以及腸胃道出血等症狀,就醫後,歷經巨細胞病毒血症侵害,器官衰竭等現象,一度得裝置葉克膜才能維持生命,所幸經醫療團隊33次離心式血漿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中一名24歲的廖先生,每當勃起都只看得到包皮,龜頭無法完全露出,他以為「割包皮會讓小弟弟看起來更小」,因而遲遲不敢求醫,直到最近脫單找到女友,下定決心接受「微創包皮槍環切術」,終於讓「小弟出頭天」;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男性性功能中心主任邱鴻傑表示,割包皮對尺寸的影響不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受到颱風丹娜絲外圍環流及低壓帶影響,導致高雄市部分地區陸續傳出淹水災情,又以楠梓、三民、苓雅、鳳山、仁武等行政區最多,這時民眾可得多注意,因雨後容易導致戶外積水,造成道路泥濘且水源濁度增加,恐增加腸道傳染病、登革熱、鉤端螺旋體及類鼻疽等疫情傳播風險,因此除了務必得注意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