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一位餐廳主廚的良心告白:這是做給客人的 師傅叫我千萬別吃!│今周刊

出處:今周刊
撰文:李建興、林麗娟

台灣以美食聞名全球,台灣廚界的水準更是傲視群倫。但美味的背後卻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致命陷阱,端上桌的山珍海味又摻雜著多少光怪陸離的手法?一位縱橫業界二十年的主廚,現身道出料理食材幕後的黑暗面。

一位餐廳主廚的良心告白:這是做給客人的 師傅叫我千萬別吃!│今周刊

你確定要知道那麼多?一旦美食被揭開糖衣,醜陋的真相赤裸裸地攤在面前時,任憑再怎麼令人垂涎三尺的山珍海味,就算是老饕,恐怕也會倒胃口。

所謂「美味的真面目,廚房裡不能說的祕密」,對一般人來說,頂多讓「吃」這檔事變得戰戰兢兢,但對於拿了一、二十年鍋鏟的我,卻是一再衝擊我對廚師專業原有的價值觀。

速成美食當道 馬步功夫逐漸消失

從年少到現在,我待過北、中、南好幾家知名餐廳,中西餐、冰品、養生藥膳料理都做過,一開始我也跟你們一樣,以為所有的美食都是廚師硬裡子功夫創作而成的藝術,但這只是一開始,很抱歉,現在的我,可不這麼想!

回憶起十幾歲時,滿腔熱血的我,雖不是餐飲科班出身,但憑著對美食的愛好,從最低層的學徒做起。我崇拜那些餐廳的大廚,廚技總是比自己的婆婆媽媽好上好幾倍,怎麼能夠讓原本乾澀的炸排骨變得軟嫩保水、歷久不衰?又如何在一天要料理好幾十道菜之時,還能燉煮出一鍋色香味俱全的紅燒肉?我想像,跟在這些大師身邊,能細膩地磨到三天三夜細火慢燉的馬步功夫。

但,事實並非如此。

記得第一次上陣時,師傅就叫我在醃泡的肉排裡加入了一瓢瓢的白色粉末,我再怎麼菜,也知道這是小蘇打粉。我疑惑地問,「做菜要加這個?」老師傅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冷冷地說:「這就是料理的程序啊!不加,肉怎麼會嫩?」

後來,師傅教我滷紅燒肉,只見師傅拿出一罐名叫「爌肉精」的東西,一打開立即就有撲鼻的香味,這味道香得很不自然,卻儼然是爌肉的味道。神奇的是,師傅滴了幾滴下去,不一會兒工夫,整鍋的清水就化為鮮嫩的湯汁,而喝起來正是爌肉的滋味。

添加物被濫用 美味淪為健康殺手

身為學徒,不敢問太多,只能默默地學著這些標準流程,但我這才驚覺,原來廚房裡的瓶瓶罐罐都有令人咋舌的魔力,這也正是所謂門後的「不傳之祕」。我終於了解,以前學不會,吃起來連骨頭都入口即化的蔥燒鯽魚、南蠻漬香魚,有了冰醋酸當軟化劑加持,二十五分鐘就能迎刃而解;糖分、水分、火候、時間要拿捏恰到好處的煙燻鵝,也只要一瓶「煙燻油精」就能快速上桌。

什麼嫩精啦、雞粉啦、香草精啦……這些名字很美,美到讓很多廚師都理直氣壯地認定這就是做菜的必要程序。因此在這約定俗成的業態中,我開始幻滅,原來許多絕世珍饈,說穿了,就是灶內的一場魔術!但我擔心的是,若魔術本身只是一個無傷大雅的障眼法和捷徑,也就算了,然而真的這麼單純嗎?

拿廚界做沙其瑪、饅頭、叉燒包時,用來讓麵皮蓬鬆最常用的碳酸氫銨來說,內行人叫它「臭粉」,光俗名聽來就令人不敢恭維,雖說,這和讓菜炒起來會翠綠的小蘇打粉一樣,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但這不也就是平常我們拿來洗廚房的用品嗎?

或許有人會振振有辭地說,食用的和工業用的不一樣!但誰能保證不會被誤用?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廚房中唾手可得的鹼粉,是做鹼粽、卜肉時的絕佳助手,無色無味,讓食物變得黏稠,所有人都認為這可以用,能不能用我不知道,但既然無害,又何必在瓶身標示著「請勿誤食,一旦誤食,不要催吐,立即送醫」?

我們當廚師的不是學化工的,更不是醫生,對於五花八門的食用級添加物,也只能麻痺自己相信「這是政府掛保證?,是安全的!」但界限的拿?,誰又能抓得準?還記得有一次在做醃黃蘿蔔,照道理講,傳統上應該用薑黃粉去醃,但我用了老師傅給的黃色食用色素,一不小心多加了一些,整個蘿蔔變成詭異的橘紅色,我足足用了三倍醃醬的水量,才將它還原成正常的黃色。

(本文未完,詳細完整的報導內容,請參閱今周刊數位主題故事,請點選此)

※今周刊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BToday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今周刊數位主題故事

相關推薦

▲不良排便習慣以及長期蹲坐者都是痔瘡高危險族群。(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廁所時,有些錯誤舉動千萬別犯!一40多歲女性每次廁所門一關,大小便都一樣,非得待上3、40分鐘起跳,原來她一邊上廁所一邊狂滑手機成習慣,沒想到最終引發痔瘡一直出血,幾乎無時無刻在滴血,...

閱讀詳情 »

▲董氏基金會接獲家長申訴,北部某職業學校有學生在教室內使用電子煙。(照/董氏基金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正研議修法禁止電子煙、加熱式菸品等新興菸品,但《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還躺在立法院待審議,空窗期間,董氏基金會今(29)日揭露北部某職業學校竟有學生大剌剌的在教室內使用電子煙...

閱讀詳情 »

▲俗稱「笑氣」的一氧化二氮常作為擠鮮奶油、擠花的推進氣體。(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咖啡、冰沙類飲品常見擠上「鮮奶油」增添賣相及風味,為要擠出綿密的造型奶油泡,店家常用俗稱「笑氣」的一氧化二氮作為推進氣體,食藥署今(29)日預告修正「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

閱讀詳情 »

▲榮陽團隊研究發現,化療這樣搭配,能讓卵巢癌患者的疲憊指數、生活品質更為穩定。(照/黃奇英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卵巢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的癌症之一,發生率、死亡率雙雙高居女性罹癌的前十大,台北榮總與陽明大學合作歷時2年研究發現,卵巢癌患者在接受化療時,如果能同時接受癌因性疲憊症治療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