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關於善終的三個故事之一】大智慧的,愛|貓頭鷹出版

 「江杯幾點要回家?」

「車都在樓下等了啦!」

「什麼?那我先去跟江杯說聲再見,再回來跟你交班!」

「欸!怎樣這樣啦.人家我也要去送江杯啊!」


平常安安靜靜的護理站,突然像是慶典的煙火般,熱鬧非凡的炸了開來,護理師們個個都像追星的粉絲一般,興奮的成群結隊,要去歡送偶像。不!是江伯伯。


江伯伯其實不是什麼偶像明星,只是一位長年在醫院擔任志工的種田阿伯,而這次也不是健康出院,而是預備回家安寧。但為何大家還是這麼為江伯伯感到開心呢?這是因為照護團隊都知道,這次江伯伯能順利回家,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


七十歲的江伯伯,患有嚴重的糖尿病,所以常常出沒醫院,在跟醫院的志工們混熟後,也加入了志工的行列。在某次小中風後,行動開始不便,排尿明顯減少,走路還會喘。那時江伯伯就常跟陪他回診的子女說,他要是有個萬一,醫師說可能救回不來了,就不要幫他急救。他在醫院看多了案例,他才不想帶著被電擊電到皮膚焦黑,全身插滿管子,因大量輸液而腫得像豬頭的樣子去陰間,這樣會嚇到老伴的。


但不幸的是,江伯伯最後還是不敵尿毒與二次中風的雙重打擊,發生意識昏迷及肺水腫,躺進了病房。主治醫師在診治後,判斷病情不是很樂觀,便主動召開家庭會議。因為江伯伯之前就常跟子女耳提面命,他絕對不要洗腎,也不要臨終前被插管,死也要死在家裡,所以大家很快就決議順著老人家的意思,安排返家安寧。


但不知是幸或不幸,就在決議後的隔天,任職醫學院教授的親家公來探病,一聽到要返家安寧馬上拉下臉來,立刻要求安排洗腎。這下可好,病人雖然現在意識不清,但之前已明白交代過要子女放手,他想安詳的走,但家屬礙於親家公的「專業判斷」,又擔心其他親戚會說他們「不孝」,只好轉向主治醫師求援。


於是又再召開一次家庭會議,最後做了「緩和透析」的決議,也就是先安排適度洗腎,觀察一陣子後,若情況未明顯改善,就放棄無效醫療,讓江伯伯能夠如願回家。於是回家之路又延宕了三個星期。


今天,江伯伯終於可以如願回家了,你說,這怎能不叫人為他慶幸跟給予祝福呢?江伯伯,我們會永遠記得你的,而相信你的太太,也一定會誇你跟年輕時候一樣,英勇帥氣。


 

關於善終的三個故事

【之一】大智慧的,愛

【之二】讓生命之火延續的,愛

【之三】永不放棄的,愛

【關於善終的三個故事之一】大智慧的,愛|貓頭鷹出版

 

 

【關於善終的三個故事之一】大智慧的,愛|貓頭鷹出版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貓頭鷹》出版部落格 http://owls.tw;《貓頭鷹書房》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14例的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而指揮中心點名目前還有10條不明傳播鏈待釐清。而隨著Omicron輕症化,未來輕症者是否有可能只要做自主健康管理就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強調很困難,但他也透露指揮中心目...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公布中油大林煉油廠有3名員工確診,由於大林煉油廠角色關鍵,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也喊出對這個案子加緊注意,希望及早控制,而目前針對大林煉油廠已經實施員工分艙分流、輪班人員「團進團出」的管制,跟家人、社區隔絕,確保油品穩定供...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日本政府傳出3月起將逐步開放國門,將有條件開放觀光旅客、外國人申請入境,隔離期由7天縮短至3天,台灣也被列入首波開放名單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6)日對此表示非常的謝謝,認為是日本對台灣防疫有信心,但談到台灣是否會對等開放?陳時中則打了回票,強調「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個位數僅維持二天,本土個案又+14!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14例的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其中大林煉油廠驚傳一口氣增加3名員工確診,而疫調顯示,其中有一人不但跟先前鳳山母子家庭群聚的確診兒子有足跡相關,也去過有店員確診的紅茶牛奶店;另外,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