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失智會遺傳?只有老人會失智?】

【失智會遺傳?只有老人會失智?】【失智會遺傳?只有老人會失智?】

失智症會遺傳嗎?只有老人會失智?失智男多於女?醫師表示,失智症如果是血管硬化而造成的智能改變,與三高(血糖、血壓、血脂肪)有關,和遺傳關係不大;但若是腦細胞退化,造成阿茲海默型失智症者,逾半數多與基因有關千萬不可小覷。

新店耕莘醫院劉議謙醫師指出,失智症是用來描述一種漸進認知功能退化的名詞,以往俗稱老人癡呆症。當醫師診斷病患罹患失智症時,這表示病患可能出現了明顯的短期記憶力衰退、執行功能問題、社交及情緒功能障礙,以及出現異常的行為等症狀。

腦神經退化 阿茲海默症會遺傳

失智症是否會遺傳?主要看失智症發生的原因。臨床上,可粗分為二種,一為「腦神經退化」,以阿茲海默症最為常見;二是「血管循環不良」如中風導致血管性失智症;研究顯示,有1/3左右的阿茲海默症患者會有家族遺傳,且常容易被忽略。

事實上,失智症會發生在任何人身上,但大部分好發於65歲以上的老人,且女性多於男性,主要是因為女性平均壽命較男性長所致,年齡越增加罹患失智的比例也愈高;不過,也有極少數患者是在30歲、40歲或50歲左右即罹患失智症,俗稱「早發性失智症」。

健忘≠失智 糖尿病是危險因子

劉議謙醫師強調,健忘是失智的早期症狀,但不表示健忘的人一定有失智症,因為「健忘」不是失智症的唯一標準,失智症的臨床表現還包括:思考判斷錯誤、言語用詞改變、脾氣情緒變化、方向感混亂等。

研究發現,糖尿病第二型患者是失智症的高危險群,因為糖尿病患對葡萄糖不耐症,是造成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因此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定時測量血糖、控制飲食、規律運動,都有助於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說話顛三倒四 家屬陪伴需耐性毅力

值得注意的是,失智症病程發展從輕度、中度到重度,需要好幾年的時間,儘管阿茲海默症引起的失智症不能根治,但若在輕中度時服用藥物治療,可及早延緩惡化的速度,所以治療失智症仍是愈早開始愈好。

建議病友家屬,應多留意老人家的行為舉止,輕度失智患者的外觀與常人無異,但深入觀察會發現,患者說話顛三倒四、剛做的事轉身就忘。病程到中度時,患者情緒波動很大,容易大哭大鬧,家人絕對不能以「老人,孩子性」自我安慰。

【醫師提醒】:

照護失智老人是一件極需耐性、毅力與愛心的工作,照護者除了照護患者之外,也要檢視自身的壓力是否過大,可以與相關機構連絡,申請1日照護或數小時的照護,讓自己暫時離開這樣的環境,去放鬆心情、紓解壓力,才能打起精神,面對日後的照護工作。(來源 華人健康網)

了解更多失智基因檢測相關問題,請洽一昇國際生物醫學有限公司了解更多。

相關推薦

▲婚變負面消息後,江宏傑代言海報悄悄被疾管署撤下。(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日聯姻的桌球名將江宏傑與福原愛,驚爆婚變,且媒體不斷爆料兩人負面消息,衝擊形象,現在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悄悄切割?原來指揮中心去年找來江宏傑代言防疫新生活,拍攝廣告及海報,原本...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不孕症發生率約為15%,相當於每七對夫妻就有一對不孕,研究也發現,在反覆性著床失敗的不孕案例中,有近1/3婦女會有著床窗期偏移的問題,若是在子宮內膜尚未達到完全成熟的情況下,也可能增加後續自然流產的發生率。由於人工生殖費用昂貴,平均每週期花費15-...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追劇族當心!眼前有任何異狀都是警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近來就收治一名年輕女性,長時間使用手機追劇、滑手機,日前突然發現左眼眼前內側有一塊陰影「緊緊跟隨」,看東西還有浮浮的感覺,就醫詳細檢查後,確診為玻璃體剝離,左眼急性玻璃體玻璃合併部分纖維化後膜粘連在黃斑部外側。 台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明明飲食跟生活習慣都沒變,怎麼體重卻像吹汽球似的直線上升?今年36歲的翁小姐就在短短3個月間,體重灌水般成長,從49公斤增加到65公斤,最多1個月就胖了足足有10公斤,臉型還變成「月亮臉」,一開始就醫懷疑是荷爾蒙失調,但進一步影像檢查赫然發現竟是腦下垂體有6公分的巨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