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喝水】自以為夠≠健康的夠 國人平均日少500cc水|健康達人網

【多喝水】自以為夠≠健康的夠 國人平均日少500cc水|健康達人網

日前媒體報導有名20歲女子竟然因為水喝太少、酸性體質和生活習慣不佳等因素,年紀輕輕就發生唾液腺結石,頸部出現如同雞蛋般大小的腫脹,經手術才將結石取出。經醫師研判是水喝太少,礦物質沉澱才導致。

現代人生活忙碌,常一心多用,喝水這件事往往不小心就被遺忘。一來水不像咖啡、飲料那麼好喝,二來喝了還要跑廁所,要是重要會議、關鍵談判進行到一半,突然一陣尿意飄上來,那真的很困擾。林林總總原因便導致國人常常喝水不足,除了結石報到外,全台100多萬人慢性腎衰竭。

也有人覺得自己有良好喝水習慣,但開業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說,國人普遍喝水不足而不自知,平均下來每人每天要再多喝500cc的水,「自以為足夠」與「健康的夠」仍有差距!

就算是大忙人 也別錯過5喝水良機

1.起床後

先來一杯300cc至500cc的水,把前一天身體內的髒東西清理掉。

2.上工前先裝個500cc的水,中午前喝完

炎炎夏日、舒適的冷氣房,讓身體水分蒸散更快,記得隨時補充水分,可以放一杯水在桌上,想到就喝。

3.中餐、晚餐前

由於水容易吸收,三餐飯前可喝一杯200-300cc的水,能喚醒腸胃,這也是西餐廳常常在客人入座時就送上一杯水的道理。同時水會讓胃稍微膨脹,對於容易不小心吃太多的民眾,有降低食慾作用。

4.就寢前

一整晚7-8小時的睡眠期間,身體不斷透過呼吸、皮膚喪失水分,因此睡前能補充一些水分,對於早晨。但對頻頻夜尿、攝護腺肥大者,睡前4小時因限水。

5.運動前

運動流汗會讓身體出現暫時缺水情況,而產生口渴感受,這時喝水很容易不小心過量,但由於同時身體也開始分泌抗利尿激素,將水分緊鎖在體內,如果又大量灌水,容易導致血管滲透壓失衡,造成急性水中毒。三軍總醫院內科部腎臟科主治醫師陳俊吉說,為避免水中毒情況發生,可改在運動前喝水,方式為在在運動前後測量體重,了解自己排汗量,下次進行類似的運動行程時可在開始前便攝取等量水分。

喝水的原則

少量多次

人體腎臟的持續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鐘15毫升,一次不要喝太多,喝水跟飲食一樣,不要暴飲暴食,這樣一下子就排掉,對身體沒有好處。如果要較為大量的進水(如500cc)一樣也是2-3小時喝一次,不要超過4小時不喝水。

主動喝水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口渴」的身體訊號較為遲鈍,當感到口渴時,身體其實已經缺乏0.5%-1%的水。而且當人處於專注與壓力情境中時,會抑制口渴訊號,讓身體持續水分不足情況。「口渴」的感受來的慢、去的也慢,為了消除口渴感受,也容易不小心喝下太多水。

身體缺水訊號 你接收到了嗎

如何檢查自己身體的水分是不是足夠的?陳俊吉說,可透過尿液外觀得知:

次數:一般人約2-3小時有一次小便,如果達4個小時沒有小便,則代表身體已經嚴重缺水。

顏色:正常尿液的顏色是淡黃色,如同稀釋的蘋果汁,太濃如琥珀色、茶色,也表示身體水分不足。

除了自我檢測,也應該定期去醫院做尿液常規檢查,洪永祥說,尿液比重在1.005至1.020間算為正常,其中1.020-1.030偏濃。如果不排小便的時間拉太長,則泌尿道發炎、結石的機率會增加。身體裡面的小沙子沒有被清洗出來。

(封面圖片來源:Lisa Murray via flickr cc

 

延伸閱讀

【多喝水】保腎防結石!喝白開水才酷

【多喝水】包裝水品質差很大 白開水其實更有保障

【多喝水】吃利尿劑排水減重 小心慢性水中毒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炎炎夏日,行人都汗流浹背,適時得補充水分來避免中暑是相當重要,民眾因此會選擇富含電解質的「運動/補水飲料」來補充水分。在運動過程中身體會大量流失體液與電解質,這時運動飲料能即時補充能量,除能預防脫水外,還能補充流失的電解質。感冒食物不振也可以從運動飲料獲取所需能量與電解質,然而在眾多運動飲料品牌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78歲余姓老翁,感染灰指甲多年,指間也時常會有白色屑屑,長期自行塗藥,灰指甲反而越來越厚,患部越來越嚴重,有時會有搔癢情形,天熱時去抓還會有反紅現象,有時候也會有流出汁液,老翁聽說雙腳通風能減緩細菌孳生,因此在家只穿襪子不穿鞋子,沒想到情形卻越來越嚴重。 細菌滋生 指甲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癌症好可怕!根據國內最新資料統計,癌症長達44年蟬聯台北市首位死因,平均約每1小時45分鐘,就有一名因癌症死亡。醫師強調,癌症是可以預防的疾病,只要定期篩檢、正確飲食、規律運動,養成健康生活的型態,即使罹患癌症,也能及早治療,大幅降低死亡率。 去年台北市逾5千人因癌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鬼月不安寧?30歲洪先生,日常生活作息規律,沒有抽菸、酗酒惡習,身體健康情形良好;不料,日前他突然胸悶、快要窒息,同時伴隨極度害怕的恐懼感,全身冒汗顫抖,就像鬼附身一般,嚇得妻子趕緊帶往急診就醫,檢查才發現是恐慌症發作。 身體檢查沒問題 原來是恐慌症 收治個案的台北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