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結腸癌信號」提醒了她3年,等到受不了去醫院時,一查就是「結腸癌晚期」…

「結腸癌信號」提醒了她3年,等到受不了去醫院時,一查就是「結腸癌晚期」…

圖片翻攝自  pharmacodia

一位51歲的婦人,是四期結腸癌患者。其丈夫說:「若是3年前聽醫生的意見做個腸鏡,就不至於今天這樣。」3年前她曾經有過一次便血的經驗,當時醫生就建議婦人做個腸鏡,她因為要照顧腦梗後遺症的哥哥和卵巢癌的母親,也覺得自己不會得癌症,就拖著沒去做,3年來偶爾就會發生便血的情形,她卻不在意,以為只是痔瘡。 

這3年間,婦人的體重一天天下降,她終於覺得不太對勁,於是去醫院檢查,檢查結果輕度貧血,腫瘤標記物CEA,CA199均明顯增高,醫生再次建議她做腸鏡,這次她沒有拒絕,做完腸鏡就立刻住院,住院一周後,檢查結果出爐,醫生告訴她已經是末期結腸癌,且癌細胞擴散到了她的肺和肝,她只能努力作化療,祈求有活下來的機會,如果3年前可以早點接受腸鏡檢查,結果可能不是如此。

如何讓結腸癌遠離你?

結腸癌在美國是導致女性和男性死亡的第二大因素。但專家相信改變飲食和生活方式可以預防結腸癌的發生

1. 做結腸鏡檢查

紐約市綜合和功能醫學醫生Vincent M. Pedre表示,越早發現結腸癌,治癒率會越高,結腸鏡是檢測早期結腸癌的最有效措施,建議50歲的人群進行一次結腸鏡檢查,之後每10年檢查一次。

5個結腸癌患者中就有一個人有家族病史。如果一個人的直系親屬中有結腸癌患者,那麼這個人患結腸癌的風險也會增加,如果是這種情形的話,建議40歲時就要做一次結腸鏡檢查,有過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建議其及早做結腸鏡檢。

2. 觀察你的糞便

如果你的糞便是黑色的,就要特別小心了!因為這可能是腸道發生出血或者癌症。而突然的便秘,腹瀉和窄條糞便或許也是早期症狀。

3. 蔬菜要多樣化

食用多種大量的水果和蔬菜是獲取膳食纖維的最好方式,也就是對你的結腸有益。

4. 少吃肉

研究顯示,紅肉和結腸病發病率增加有關,事實上,近日由世界衛生組織完成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食用50g的加工肉會增加結腸癌風險18%。請將吃肉的比例控制在一個月4次,最好多吃素食和魚類。

5. 戒菸

吸菸人群患結腸癌的風險要高於不吸菸人士,女性吸菸者患結腸癌的風險比不吸菸的女性高出19%。

6. 飲酒要有節制

因為飲酒和結腸癌的高發病率有關,所以應該將飲酒的次數控制在一週2-3次。

本文為筆者自行編輯整理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酷暑將至,烈日炎炎,在市民共同防疫扼止疫病侵擾之際,現在更需降低癌症的發生,迎向防疫防癌新生活-「自我要保護」、「遠離菸酒檳」、更首推「定期要篩檢」!定期篩檢有保障  遠離癌症好健康依據臺北市108年十大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惡性腫瘤(癌症)連續48年為市民死因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國人罹患過敏性鼻炎的比例逐年攀升,就連6至15歲學童的鼻炎盛行率也將近5成,平均每2人就有1人有鼻炎困擾,病情拖越久,孩子就會因呼吸的氧氣量不足而影響全身性發育狀況,包括心、肺、腦,以及免疫力和學習能力影響很大。 中醫師陳瑞聲提到,有些有鼻過敏症狀的孩子為了使鼻子呼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行政院為刺激消費買氣推出「振興三倍券」已於7月15日上路,要注意的是振興三倍券不是所有消費都能支付,經濟部規劃僅可在全國實體店家,如餐廳、旅遊住宿、百貨公司、學校學費、醫院等,部分民眾看到適用範圍後,可能無法了解,振興券用於醫院,對自己有什麼好處。 1位62歲的盧先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