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抽神經」會傷牙?根管治療後,牙齒等於是報銷了?4種錯誤的看牙迷思,再教你如何緩解牙痛...

「抽神經」會傷牙?根管治療後,牙齒等於是報銷了?4種錯誤的看牙迷思,再教你如何緩解牙痛...

 

「抽神經」會傷牙?根管治療後,牙齒等於是報銷了?4種錯誤的看牙迷思,再教你如何緩解牙痛...

◆牙痛不治療,小心出人命?

發生壯年男因蛀牙而致命,關鍵點應該是就醫時間,若能早點去看牙科,也許結果不是如此。很多民眾進食時對冷、熱過敏即自以為是敏感性牙齒、自行仰賴減敏牙膏,事實上這可能是蛀牙症狀,有這情形還是要先看牙科,不要等到出現牙痛或臉頰、脖子腫才就醫,這時不但牙神經可能已爛掉,也增加感染威脅。

「抽神經」會傷牙?根管治療後,牙齒等於是報銷了?4種錯誤的看牙迷思,再教你如何緩解牙痛...

舒眠牙醫療法可有效幫助患者克服牙科治療恐懼,就像睡了一個舒舒服服的覺,十分值得推薦。舒眠牙醫用途廣泛,舉凡兒童牙科、拔牙、人工植牙、牙周病等處理,都可以運用,有家長會擔心幼童是否能負擔麻醉,不敢讓小孩嘗試,其實舒眠牙醫與傳統全身麻醉方式不同,可以透過病人所需麻醉藥的最少量,精確給予,幾分鐘內即可快速清醒,而且每次進行舒眠牙醫前都會由專業的麻醉科醫師進行評估,並全程在旁監控,能確保安全性。

「抽神經」會傷牙?根管治療後,牙齒等於是報銷了?4種錯誤的看牙迷思,再教你如何緩解牙痛...

白牙粉

  • 4湯匙白土奶 ∕ 膨潤土
  • 3湯匙鈣鎂粉
  • 1湯匙小蘇打或天然鹽
  • 2湯匙薑黃粉
  • 1大匙肉桂粉
  • 1茶匙丁香粉

牙膏

  • 2份薑黃粉
  • 1份芝麻油
  • 1份小蘇打

「抽神經」會傷牙?根管治療後,牙齒等於是報銷了?4種錯誤的看牙迷思,再教你如何緩解牙痛...

牙齒痛不一定要做根管治療,必須由牙醫師鑑別診斷牙齒痛的原因,可能是牙髓(神經)痛,也可能是牙周、牙齦痛。讓牙醫師檢查後,若是牙髓發炎引起疼痛,接受根管治療即能對症下藥。即便是牙髓發炎也有可逆性和不可逆性,治療的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

 

「抽神經」會傷牙?根管治療後,牙齒等於是報銷了?4種錯誤的看牙迷思,再教你如何緩解牙痛...

迷思一,根管治療能永除牙痛?

牙髓根管的形狀複雜,少數活性牙齒可能因治療不完全,或術後保養不善,造成二次齲齒和細菌感染,再次引發劇烈牙痛。若平常用牙的壞習慣如愛磨牙、偏好咀嚼硬食不改變,且疏於清潔和照護保養,牙膜和牙齒周圍組織受到牙菌斑侵襲,仍有可能引發感染和發炎。

 

迷思二,「抽神經」會傷牙?根管治療後,牙齒等於是報銷了?

牙齒依舊存在並且能執行咀嚼功能,但易變得脆弱。失去活性的牙齒,因缺少水分養份供應,時間久了齒質會變脆,往往因不注意而咬裂了。根管治療後的牙齒確實會較為脆弱,所以若非必要,本來就不會進行根管治療然而一旦是牙髓腔受到感染的牙齒,根管治療是唯一可能搶救這顆牙齒的方式,治療後則應考慮製作假牙套以提供保護。

 

迷思三,根管治療會造成牙齦變黑?

有些患者的牙齒變色確實與根管治療有關。若清創牙髓根管後所使用的糊劑填充材料含有金屬物質成分,會隨著時間慢慢由內而外滲透,使牙齒看起來暗沈、有染色現象。

 

迷思四,根管治療的牙齒,染牙周病風險高?

做完管治療後的牙齒,不會因鄰近牙齒牙周病而受到感染,若和鄰近牙齒同時出現牙周病,代表做過根管治療的牙齒,本身就暗藏著牙周病變的問題。但根管治療不完全,就會造成即使經過一段時間還是不舒服,特別在身體免疫系統下降時,牙齒咬到會更不舒服,甚至有時還會出現小膿包的現象。若牙齦上方如果反覆出現小膿包,但患者從未感覺疼痛,應該去做X光檢查看看是否有治療不完全的根管。

 

「抽神經」會傷牙?根管治療後,牙齒等於是報銷了?4種錯誤的看牙迷思,再教你如何緩解牙痛...

緩解牙痛正確方法

◎用冰塊冰敷疼痛的牙齒部位。

◎將蛀牙洞內的髒東西清乾淨,用溫水多漱口幾次。

◎勿在蛀牙處塞棉花或塗抹偏方。   

◎盡快就醫由醫師找出原因對症治療。

資料來源:台灣口腔衛生學會

 

「抽神經」會傷牙?根管治療後,牙齒等於是報銷了?4種錯誤的看牙迷思,再教你如何緩解牙痛...

對於民眾經常出現的齲齒牙痛、牙周病之牙齦腫痛,按摩穴位最能達到急救止痛的功效,建議可按壓手部的合谷、支溝和內關穴,鎮靜神經,快速止牙痛。

 

精彩節目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本周日10/2晚上21:00的《健康2.0》

《健康2.0》 Youtube

相關推薦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肺癌位居十大癌症死亡率之首。即使不菸、不酒,體能好也不等於不會罹患癌症。然而,肺癌初期通常症狀不明顯,南基醫院協同院長 蔡松彥醫師也是在例行檢查中才發現罹患早期肺癌,在化療五個月後又疑似復發,主流醫學無法進一步幫忙,於是花了近千萬學費,嘗試許多新的療法。 TVBS《健康2...

閱讀詳情 »

水佔了人體組成的60%到70%,但每十年人體內會喪失3升以上的水,身體缺水時,除了口渴的明顯表徵,缺水嚴重還會讓身體從頭到腳都出狀況,產生變笨、關節痛、甚至腦中風等症狀! TVBS《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除邀請健康專家分享多喝水的好處外,也建議平時多補充健腦食物,不但可快速改善疲勞,還能愈來愈...

閱讀詳情 »

雨季來臨,許多人會因為潮濕悶熱的天氣而感染香港腳。惱人的香港腳到底該如何治療才好呢?成大醫院皮膚科廖怡貞醫師表示,香港腳正式的名稱是「足癬」,是足部受到黴菌感染的疾病,若想根治則需要耐心用藥、配合治療,即便症狀緩解後也建議持續用藥1至2週,方能達到根治的目的。  香港腳總是反覆發作,讓人不勝其擾,到...

閱讀詳情 »

換季正是濕疹好發的季節,當濕疹發作時,皮膚常見會出現小水泡、脫屑、搔癢等症狀,長期下來也容易出現角質增厚、乾燥等狀況,且若未善加控制,將可能反覆發作、極為惱人!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濕疹的皮膚特別敏感、脆弱,因此更需要小心照料;日常建議做足保濕工作、減少皮膚刺激,症狀加劇時應積極就診,對症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