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愛的故事]因為張家 認識海洋性貧血|台灣血液基金會

[愛的故事]因為張家 認識海洋性貧血|台灣血液基金會高雄張姓夫婦有三個孩子,老大與老三均是重症海洋性貧血病友。張先生說:「第一個小孩出生的時候,我很認命,等於是讓我認識這個疾病…」。張家不願向命運低頭,在確定健康的老二順利出世後,積極的替老大與老二做骨髓配對,可惜最後沒有成功;隔了幾年又順利懷上老三,夫婦倆不忍心看老大必須終生與針筒為伍,在醫師告知胎兒正常的情況下,試著想以新生兒的骨髓解救老大。

老三出生後並無異狀,直到十一個月大時有一次高燒不退,張爸爸直覺有異,於是將他帶到醫院做徹底的檢查。張爸爸說:「聽到檢驗結果時,有如五雷轟頂,整個思緒都亂了…」。老大最終找到適合的臍帶血配對,也做了移植手術,可最後因手術後遺症還是離開了最愛他的父母、家人。

過去海洋性貧血的重症病友壽命均不長,目前的醫療技術和健保制度,使得海洋性貧血重症病友的壽命大幅延長。而今,張家老三在健保的體制下得以受到更完善的照顧,小學六年級的他,也越發活潑可愛。張媽媽回憶道:「打從民國84年老大出生後我就辭掉原本於成衣公司的工作,加上老大與老三的疾病,我更義無反顧的在家當個全職的媽媽兼護士。只是,家庭的重擔就全落在爸爸的身上。孩子是無辜的,不是停用排鐵劑、不輸血他就會死,他還是會跟你笑、很可愛,實在是狠不下心放任他們不管,特別是無辜的老三,當初產檢時什麼檢查都做了…我們被迫無奈的接受命運這樣的安排,目前除了兼任老三就讀的國小志工媽媽,就是盡全力的照顧好他。」

[愛的故事]因為張家 認識海洋性貧血|台灣血液基金會

老三平均每三個星期就要輸用三單位的洗滌紅血球濃厚液,原來,長期輸用的紅血球中富含鐵質,再加上他本身身體所製造的鐵質,導致鐵質過量,會沉積在身體各器官、關節等部位,所以必須施打排鐵劑。幾乎沒有童年的他,每日放學後都必須待在家中,藉由機器幫浦慢慢給藥,每次給藥時間需花費10-12小時的時間,直到民國97年口服排鐵劑研發,通過長時間的試驗,才於101年3月開始服用,得以免除終日與針筒為伍的日子。


還在懵懂階段的他,雖身體飽受折磨,卻沒有將原本屬於他臉上的笑容遮掩,靦腆的笑容中展現無比的童真。張媽媽說:「這孩子就是這樣迷迷糊糊的,也沒看他為自己的身體擔心過,不過這樣也好,只要孩子快快樂樂的活著就好了!」。(趙育英)

 

【原文出處:台灣血液基金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捐血在台灣已經40年了,台灣真的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國家,然而你可知道在民國60年代,那時候醫院的血庫,還是由血牛在把持...

40周年重新製作的簡介影片中,特別邀請到沈秋宏先生(前凱撒飯店主廚,現自營早餐店,捐血1,413單位)、喻家貞小姐(視障捐血人,現為按摩師,捐全 血139單位)、許德英先生(是用血人也是捐血人,前飛官及前任職華航飛安部,捐血264單位)、林子巡醫師(熱血醫師)、張育禎小姐(受血人,海洋性貧 血患者)協助拍攝,讓他們娓娓道來捐血與受血的心情故事,這些故事,感動了我們,相信正是最美也最真切的無私之愛。

現在就來下面這段影片吧~[愛的故事]因為張家 認識海洋性貧血|台灣血液基金會

 

[愛的故事]因為張家 認識海洋性貧血|台灣血液基金會 [愛的故事]因為張家 認識海洋性貧血|台灣血液基金會

 [愛的故事]因為張家 認識海洋性貧血|台灣血液基金會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韓羽婕 劉宇軒 范綱儀/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還在持續往上飆!天天都在創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98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74例本土個案及108例境外移入(7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值得注意...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韓羽婕 劉宇軒 范綱儀/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再起,國內12歲以下幼兒仍無疫苗可打,成為這一波外界最關切的重點,台大醫院醫師李秉穎今(14)日下午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引用美國經驗分析,強調在大規模社區感染之下,未來兒童病例恐跟成人差不多,預期一定會看到很多兒...

閱讀詳情 »

國內本土病例暴增,民眾每天看著確診數字膽戰心驚,政府態度是否該從清零走向開放?TVBS特別在此關鍵時刻舉辦《從清零到共存-專家防疫論壇》,特別邀請台美世界級公衛專家開講,從專業角度提供建言。 ▲ TVBS邀請台美四位公衛專家連線對談,針對防疫政策從「清零」走向「共存」的台灣,給予專業建言。(圖:TV...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陳儀潔、王聿瀠、劉宇軒、范綱儀/台北報導 有近視王國稱號的台灣,近年來因為國人重度使用3C產品,加上沒適當休息,造成大量藍光傷害到視網膜的黃斑部,高度近視引發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及白內障等眼睛疾病患者大幅增加並出現年輕化趨勢。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兼任主治醫師陳延誌接受《CNE...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